蔚(Yù)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境内三山(恒山、太行山、燕山)交汇,一河(桑干河上游壶流河)带绕,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坐落县域东南50里处。蔚县古称蔚州,殷商时期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设代郡,北周宣武帝时始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隋唐时期先后设雁门郡、安边郡、兴唐郡。辽、金、元三朝复设蔚州。明属山西大同府,明王朝与瓦剌部落的战争前沿,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这里。清康熙年间改隶宣化府。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直隶和察哈尔两省,1913年改州为县。1952年改隶河北省。蔚县是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之乡、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
蔚州古城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79年),距今近千年。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是北京以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据清光绪《蔚州志》记载,重建的蔚州古城,城墙周七里十三步,底宽四丈,顶宽二丈五尺,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南西各有城门,没有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阁。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隔护城河吊桥与内城相连,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蔚州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为主干线,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由于特殊历史等原因,蔚州古城曾遭受了一定破坏,目前蔚州古城的南、东城墙已全部拆毁。剩余保存较好的是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约长1600米,高约12米,外有护城河。东、西城门已毁,仅存南城门(景仙门)南门的万山楼和城内文昌阁为97年恢复重建。护城河东、西、南三面基本存在,三门外的石桥仍存。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
鼓楼位于蔚县古城的核心位置,是通向东南西北四门的枢纽,是明代重筑蔚州城的标志建筑。1997年重修的鼓楼,保留有一段古城墙,上层建筑为阁楼,整体宏伟壮观,气势非凡。至今仍是人们来往通行的重要渠道。
鼓楼的选址很讲究。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周房(江西无为州人)到任蔚州卫指挥使,当时经过元末动乱和连年灾荒,社会动荡不安,蔚州城内一派萧条衰败的景象,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到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已呈现出“民气和丰,远近复业,物货流通,井邑繁雄”的局面。从明洪武十年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周房带领百姓挖城壕、筑城墙,大规模的重建蔚州城池的任务基本完成。据清光绪《蔚州志•金石志下》北平杨融所撰的《明创建鼓楼记》记载,在鼓楼的选址上,周房多次勘察,反复和幕僚们协商,最后通过卜卦认为此地甚吉,“得城中央,面势清旷,风气爽垲。”建成后的鼓楼:“画栋卧虹,层檐跂翼,危梯杰槛,四户八窗,铁马敲风铜铎响,月赭垩鲜,元荫遂深,势若凌云,巍然拔起。东瞰沦海,南观紫极,西俯太行,北枕朔漠,气象鼎新,规模宏远,非特为一时观美,实为边隅之保障也。”
鼓楼门额上“初哉首基”四字匾额的含义。据专家介绍,“初哉首基”四字出自我国第一部解释古代经典字义的训诂著作《尔雅》,《尔雅》的第一篇释诂的第一句就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也就是说,古代文献中的“初哉首基”等字都是“开始”、“第一”的意思。用其作匾额,既含有“天下第一州”的意思,又有“开创基业、继往开来”的意思。
从鼓楼向北,穿过一条南北街,本想可以到达玉皇阁,但走到尽头却是死胡同。查地图方知,现在的鼓楼与北城玉皇阁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需要往西走一条街,再往北才可到达。路途中观看了几条东西的巷子,虽然处处是现代建筑的居民住宅很多,但其中夹杂的古民居保留的也不少,凡是院落完整、古建有特点的都被县政府编号成为保护对象了。
“蔚州玉皇阁”,又名“靖边楼”,位于古城北城垣上,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当时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600多年来,玉皇阁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玉皇阁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原有牌坊,现已毁。前院由龙虎殿(天王殿)、东西配殿和正禅房(北)等组成,龙虎殿(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布瓦顶,脊檩下题“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冬朔月旦元吉创立”字样。后院由钟楼(左)、鼓楼(右)和正殿组成。
玉皇阁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三重檐歇山硫璃瓦顶;外观为三层阁楼,实为两层(第二层楼阁的中间向四外兀突一檐,下设游廊一周);正脊为硫璃花脊,上有文珠、普贤、八仙等砖雕,两瑞砌硫璃盘龙,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下装有兽头,悬挂铁锋,风吹而过,叮当脆耳。中层阁楼有四面游廊,下阁楼有前出廊。整个建筑木架油饰,彩绘为“和玺”、“苏式”图样,梁上钉有长方形木匾三块,分别为:康熙廿二年,乾隆廿九年,光绪廿三年重修匾。进入殿内,玉皇大帝高高在上,两侧仙女伺候。四壁皆是众神壁画,红绿蓝黄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游人顺游廊四顾,北俯壶流河迤逦如带,南眺翠屏山云雾环绕,西顾则山明水秀,东望则村落疏密,山川阡陌,尽收眼底。在城墙上观赏大殿,雄伟壮观,结构复杂,飞檐斗拱,颇有气势。
玉皇阁有两处碑林,一处在前院西侧,是县文物部门收集起来的蔚县石碑,有的竖立,有的镶在墙里;一处在后院正殿檐下,是玉皇阁大殿明清重修碑林,有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六年、光绪二十二年、光绪廿三年(两块)和道光廿五后重修碑记,共七通。另外,还有明嘉靖廿二年(公元1544年)山西右参议苏志皋题《天仙子》词(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碑一通,字大如升,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