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利寺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普利寺塔建好后镇住了河神,河水不再泛滥,百姓过上了安居的日子。但佛塔下的河神经常是神力发作,在塔下的井内伸胳膊伸腿,佛塔也来回的摆动,日子久了,佛塔到处都是裂纹。
有一日,河神的一些狐朋狗友为了救河神,就化为戏班子来到塔下搭台唱戏,一连唱了十多天,到了最后一天,唱的是《白蛇传》,当唱到祭塔一场时,河神借机发力,只见那佛塔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晃动起来,百姓在下面看戏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这出戏感动了什么神灵,就吓得四处奔跑。
这个时期,只见来了一个挑担子的老头儿,来到了塔下,扶了一下塔身,说:“别晃,”边说边放下了扁担,坐在塔下抽着烟吆喝起来:“锔大家伙,锔大家伙┅”百姓一看,忙喊道:“锔盆锔碗的,塔快倒了,还不快走。”只见那老头微微一笑,拍拍塔身,“没有事,塔不倒,塔不倒”,说的也怪,刚刚还有些斜晃的佛塔竟然一动不动了,慢慢的也扶正了,只是上面多了许多裂缝。
大家平静下来了,来到这个老头面前,拿出自己家的破碗破盆让老头来锔,这老头一看,说:“这太小,我不锔。”人们又从家里搬出大水缸,老头还说:“这太小,我不锔,锔大家伙”。这时有一个年青的后生开玩笑说:“老大爷,普利寺塔已经裂了,这个可是大家伙,你锔一锔吧。”
老头抽着烟向塔身上看了看,笑了笑:“这买卖还可以做”。
众人一听,有人怀疑,有人相信,有人直接说这老头子吹大气,还有一个老财主,来到老头面前说“你要是锔好这普利寺塔了,我把我的家产全都给了你”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说:“你要是锔好这普利寺塔了,我们天天给你上香。”
老头望着大家,说:“大家伙都回去,明天锔,明天锔”
夜降临了,全城的百姓进入了梦乡。半夜时分,有人听到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说是普利寺塔倒了。又过了一些时候,听到塔上有“叮当、叮当”的声音传来,声音时大时小,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整整的响了大半夜。
天慢慢的变成了鱼肚白,百姓们就聚到普利寺塔下,看到佛塔的裂缝已经合住,都奔走相告地说:塔锔好了,塔锔好了。
这时,只见塔顶上那个老头儿,向塔下的百姓招招手,挑起自己的担子,佛塔顶上出现一股白气,转眼间化成了一朵祥云,老头脚踏着白云就走了。
此时此刻,百姓才知道这个老头儿是神仙变化而来的,便一齐跪在地上叩头。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此后每年到了这个时日,百姓们为了纪念神仙修塔,都从四面八方来到塔下聚会在一起,后来形成了普利寺塔庙会,一直流传到今日。
类于此的传说还有许多,如金鸡垴与普利寺塔、舍利宝塔的传说、普利塔、神蛙掘圣井等等。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