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耿村离省会石家庄东偏南四十五公里,一千二百余人。这个不起眼的平原村落,是名副其实的故事王国。是世界上故事家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耿村,耄耋之年的老者,年仅几岁的孺子,人人都会讲故事。按照国际上对民间故事家的划分方法,这里聚集了三十三个中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和二十二个大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其中,最大者八十六岁,最小的二十三岁。 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带回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统。由此,经商、讲故事成为这个文化居落的两大古风。据考,耿村故事世代口头传承,已有六百年以上历史。
耿村的历史无稽可考。据藁城市地名志记载,耿村古为中山国地,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在这里同元军战败自刎,死后封王葬此,派本县靳氏七人前来看坟守墓,渐渐形成村落,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初称看坟庄,后嫌不雅,改为耿村。故耿村无耿姓,而以靳姓居多。
曾几何时,西接山西阳泉、东达山东德州的车马大道,使耿村成了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这里的一、六日集市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至康熙时期繁盛一时,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四面八方的商客带来了各种各样生活用品,同时还带来了他们的故事、歌谣。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带回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统。由此,经商、讲故事成为这个文化居落的两大古风。据考证,耿村故事世代口头传承,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流传历史。
自古以来,耿村就处于山西阳泉到山东德州的交通要道上。这里的一、六日集市一直十分繁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各种客商。形成了一个商品和民间文学的聚散地,积淀成一个民俗文化的大矿。
1987年春,石家庄地区、省和全国有关负责同志相继入村考察,都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民间文学和整个民俗文化的富矿,并相继组织普查20次,被专家称为“耿村文化工程”。
耿村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上至混沌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下至抗战以来的英烈传奇和当代的新人新事。
为了收集、挖掘和整理耿村民间故事,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10次大规模的普查工作,时间持续15年之久,收集出版故事集和故事专集11部,总计1200万字,1998年450万余字的《耿村民间文化大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吸引了数百名中外学者。《耿村民间文化大观》集耿村民间故事、歌谣、话语及研究成果之大成。从一部对开发民间文学宝库具有典范意义的扛鼎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耿村故事记录了一个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堪称一座“金矿”。
耿村被国际关注起源于1991年,由十几个国家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讲座会。他们一致认为,耿村文化现象是世界民间文化的奇观。
按照国内外一些专家对民间故事家的划分方法,确定能讲50个以上、100个以下者21人为中型民间故事讲述家。讲100个以上15人为大型民间故事家。最大者80多岁,最小的10岁。有的一家三代都讲故事,还有许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故事兄弟,故事母女。目前,整理出耿村文字资料4630多篇,约5000余万字。自1988年,省召开“耿村民间故事家群及其作品讨论会”以来,先后有139位专家学者到耿村做了考察,对耿村文化现象给予高度评价。日本、美国、法国专家多次来耿村调查、访问,海内外50多家新闻媒体对耿村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报道。
耿村为什么叫耿村?民间相传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元朝末年,朱元璋与元军作战时不幸被活捉。元朝大将耿再辰押解朱元璋回京。走到此地夜宿,梦见猪(朱)拱金殿圆柱,他认为朱元璋是真龙天子下凡,于是私自把他放走,本人也自刎而死。朱元璋做了大明开国皇帝后,便称耿为义父,追封为耿王,在此地重修了耿王墓。每年的四月初四耿王归天之日,定为祭祀之日。为了看守坟墓,官府派藁城本县落生村靳氏父子七人迁到这里,专司看坟。姓靳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儿便成了村子,原先叫看坟庄,人们嫌村名不吉利,后来改成了耿村。
也有人说,耿再辰本来就是朱洪武的干爹,也是一员大将。在滹沱河畔与元军打仗时被敌人杀死,天黑时刮起了一场大风,把停放灵车的地方旋起了一个大土疙瘩,后来,人们就把这沙丘叫就耿王坟。
第三种说法是,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是个讨饭乞丐,病死在这里。几个乞丐发了善心,用苇席片和高粱秫秸箔把他卷起来,准备挖坑埋葬。这时一只凤凰飞来落下,正好又被路过的县官看到,县官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给我深深往下挖。结果衙役们挖了半天一无所获,留下这个土坑葬下了耿再辰。一阵狂风,把这儿刮成了大沙岗。朱元璋坐天下后,封耿再辰为耿王。派落生村靳姓一家来看坟。
还有人说,明朝开国后定都南京。刘伯温嫌京城偏南,无法顾及北方,建议皇坟北移。朱元璋不肯动迁他凤阳老家的祖陵,便把义父耿王墓北移到此。修成一亩见方大的耿王坟,派靳氏一家来看守,这才有了靳姓为主的耿村。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