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位于南和县城东十三里,在这里有一片高冈,当地都称这里为“西陵”。历年西陵出土了远自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新石器时期的石磨盘和石镰是当时的生产工具,有七千年历史,由此可知在当时生活在西陵一带的人们就开始种植水稻和谷子,已经由渔猎转向农业生产。
在西陵出土了许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且种类很多,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等。铜礼器有铜鼎、铜爵、铜簋、铜釜等,兵器类的有铜戈、铜剑、铜镞等,车马器类有铜马衔、铜车辖等,还有生活类的青铜灯的出土,这些器物造型精美,样式奇对。贝币,有赭、黄、绿三种颜色。贝币也叫“鬼脸币”,堪称货币之祖,起源于夏代,兴盛于商代,到东周时期逐渐被布币取代。所谓贝币,就是将天然贝经过精心打磨穿孔而成,三百个连成一串为一朋,其形状一面有槽齿,光洁美丽,小巧玲珑,坚固耐磨。由于天然海贝供不应求,所以又出现了石贝、骨贝、蚌贝、铜贝等,形状仿海贝,体型较小,其长1.2厘米。
西陵还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这些玉器雕琢十分的精美。
在南和县左村有数座大型的土冢,这是汉代的墓葬。现保存有三座。分别为一号墓、二号墓、三号墓。1976年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17件青铜器。有铜鼎、铜奁、铜壶、铜盉、双耳铜壶、铜灯、鎏金博山炉、铜灶、铜镜和温酒器。
在这些出土器物中有一件温酒器,为铸件铆装,四脚铸接于铜盘中央,盘底部有四个铜轮支撑全重。盘作长方形,两端系有铜链把手。炉底部和两侧各有条形透空,利于木炭燃烧,火灰落下有盘承接,不致烧污俎案。炉上架铜耳环,拉动炉链可在席面轮换饮用热酒,既见匠人心灵手巧,又可知墓主人生活力求舒适,常举行大宴,轮有磨损痕迹,系生前使用器具,是一件罕见珍品。这件拉链铜温酒器,经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珍品,并载入全国编印的《中华文物精华辞典》中。
除这两地出土的文物外,还在西任城发现战国墓葬,出土有青铜剑及陶鼎。
在西三召村瓦砾冈古墓中出土有青铜鼎、铜戈、马器、古钱等。
在南和县东北部10公里有一个白佛村,有一座很大的庵院白雀庵,庵院座北朝南,占地百余亩。1988年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白雀庵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佛教协会批准开放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道场”,其也是我省最早开放的场所之一。住持释能文法师收徒百余名,携其弟子应缘募化,恢复重建。先后在旧址重建了大悲庵(1988年),地藏殿(1989年),大雄宝殿(1998年)等。其影响力涉及到周边多个省市,也是我省最大的尼众(女众)道场。
千年古刹白雀庵是观世音的应化之地。相传隋朝时期,南和县瓦固村的妙庄王起兵造反,建立兴林国。妙庄王的小女儿“三皇姑”在“白雀庵”出家修行。三皇姑名叫妙善,自幼心地善良,立志出家修行。妙庄王为了阻止三皇姑出家,出了三个难题。三皇姑机智地解决了三个难题。最后,妙庄王只好答应三皇姑到白雀庵出家为尼。
那时,白雀庵里有数百个尼姑。妙庄王下了一道圣旨:只许三皇姑打柴挑水,推磨捣碓,擂鼓撞钟,带发修行。突然有一天,妙庄王突然接到密报,说三皇姑在白雀庵里,男女混杂,整天同附近白雀寺的一个和尚鬼混。妙庄王立时火冒三丈,下旨“火烧白雀庵”。熊熊大火将白雀庵变成了火海。众尼姑全让大火活活烧死了。大火让天上值日令官韦陀看到,于是他把三皇姑驮到墙外,才免遭一死。三皇姑为了逃命顺着大路一直超前走,不知走了多少天才走到了苍岩山下。
三皇姑想着无辜死去的姐妹,不由得泪如雨下,放声痛哭。哭声惊动了太白金星,派山神化作一只斑斓猛虎,将三皇姑驮上了苍岩山修成正果。
活活烧死的冤魂一起去阴间地府告状。阎君便命五火神用阴火去烧妙庄王,妙庄王就得下一种怪病――面疮。经御医多次治疗无效后,放皇榜寻求名医。名医开药的药引子需亲生儿女手眼,两位皇姐不肯献,妙庄王命在旦夕。三皇姑听说后一心只念养育之恩,毅然剁下右手、剜下左眼,治好了人面疮。从此,妙庄王改暴从善,降旨敕封三皇姑为全手全眼观音菩萨。不料,传旨官误听为“千手千眼”。这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隋代是“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中国佛教和观世音文化开始形成时间。长期以来,南和县及南和白雀庵观音文化影响所及的地方,都传说是中国最早的女相观音菩萨化身、兴林国三皇姑妙善公主的原型,就是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
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记载可知,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唐代人因避讳太宗皇帝李世民名字,简称观音,约定俗成,直到今天。《法华经》还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目前观音应化地主要有三个地方,一是在冀南地区,也就是邢台市南和县;二是原西域劫国(今四川遂宁);三是在河南平顶山。以南和县应化传说最为广泛。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