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风箱,也叫“风响”,是传统农家的老家当,是大户人家生活的必需品。家庭生火做饭助燃的老风箱小一点,铁匠铺使用的风箱要大得多。
风箱是由木箱、活塞、拉柄、活门、出气孔组成,方方正正的木箱,长长的拉柄,玲珑乖巧的两个活门。推拉拉柄时,用绑缚的鸡毛做成的活塞来回地压缩空气,将鼓起的空气缓缓地送入灶膛,前后的活门也有节奏的闭合。
制作老风箱,第一道工序是选料非常的讲究,木材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着风箱的质量,而挑选好的木材则是制作一个耐用风箱的基础。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烘烤、切割,然后进行组装制作。在组装制作过程中不会用到一个钉子,而是沿用祖传的制作方法,用卯榫契合而成,这样做出来的风箱更加的结实、耐用。要做一个木制的长方体空箱子,箱子一头纵向穿入两根木条,木条在箱子里的一端固定着一个木板,木板四周缚着鸡毛,好让木板的四周与木箱的内壁之间贴得更紧,俗称“毛老头”。
木条在箱子外的一端连接手柄,木箱一头下部开有进风口,装着能够封堵和打开的“小舌头”(小木片),木箱下部一侧开有出风口,装上送风筒,通过灶壁入口通向灶膛。拉动手柄,木条带动“毛老头”来回抽送,产生的风被送进灶膛内,柴火便会燃烧得更加旺盛。由于“毛老头”与木箱内壁产生摩擦,一段时间后上面的鸡毛就会脱落,鼓风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此时,便需要更换鸡毛。维修“毛老头”一般在春节前进行,“勒”上新鸡毛的风箱,风大声响,伴随着这“啪嗒啪嗒”的声音。
光阴转瞬即逝,当年的日用品已成为历史文物。农村已难觅风箱的踪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鼓风机。
风箱是谁发明的,已无从查考。听说远古时,先人们都是用竹筒子吹火,用树叶子扇火的。后来发明了橐(亦称橐龠),是用牛皮制造的风袋,用来鼓风。据史料记载,橐于战国时代已经存在,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 老子‧道经》用橐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他说,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
活塞式风箱始见于明代,明·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记载。但也有人考证,双动式活塞风箱宋朝就有了。
做风箱必须用柳木,因为柳木不但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耐磨。最好的风箱应该是柳木箱、枣木杆,杆的作用是牵动“猫耳头”。所谓“猫耳头”,即“活塞”,此处它是一块立在箱内可以来回活动的长方形夹板。为了不漏气,风箱扇的大小尺寸,几乎和风箱的内腔差不多大,四周还要用牛筋绳紧紧地箍着一圈鸡毛。软软的鸡毛既不影响风箱扇的推拉,又能起到密闭的作用。
风箱共有三个活门,前后各一个,很小,像个小窗口。活门的“门儿”是用小薄木板制作的,挂在窗口上,吸风时能张开、推风时能合紧。把产生的气流压向一隅,然后通过风道送出去。
风道,方型,在箱底一侧。俗称“老鼠洞”,两端留有风口。风道出口处还有一个可以左右摆动的活门。
拉风箱既是个体力活还必须讲究技艺。有时风箱要轻拉慢送,叫游火;有时要急拉狠送,叫赶火。大锅里水未开要赶火,蒸饭时气圆了就要游火。特别是刚生火时,在灶膛内点燃引柴,只需轻轻拉动风箱把柄即可。如果风一大,很容易将火吹灭。随着柴草的点燃,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火候。一般情况下,即便看起来拉的自由欢畅,其实也挺费力气的。
现在的儿童根本不知风箱为何物,想看风箱只能去博物馆了。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