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中说:“密县东南有大隗山,大隗山之西,有具茨山。”又说:“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大隗即大隗真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民间奇人,黄帝在具茨山曾专门登门,向大隗真人求教治国安邦的办法。因此,大隗真人应当算是黄帝的老师。但是,大隗真人究竟姓甚名谁,他向黄帝传授了哪些治国之道,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史料中却记载了黄帝的另一位老师——岐伯。
史料中说:岐伯是黄帝时代人。他从小就善于思考,非常聪明,并且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来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非常痛苦,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尝味草木,遂成为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由于轩辕黄帝拜岐伯为师,所以就尊称歧伯为岐天师。古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中说:“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
岐伯是什么地方人?有陕西岐山说,甘肃庆阳说,四川盐亭说。虽然这些地方有不少有关岐伯的传说,但是,这些地方都有一个致命的缺憾:没有黄帝在这些地方活动过的遗址、遗迹或传说,也就是说,黄帝没有在这些地方活动过。既然黄帝没有在这些地方活动过,他就不可能在这些地方拜岐伯为师。
但是,据史料记载,在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具茨山却有岐伯活动的遗址、遗迹。
史料中说:新密南部具茨山有一座轩辕宫。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记载:“轩辕宫在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寺观》记载:“轩辕宫,在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这说明,具茨山一带应当是岐伯活动过的地方。
上述结论,还有另外一条证据:有学者考证:岐伯有三个老师,一个老师是广成子,具茨山山脉有一座崆峒山,就是广成子修道的地方;大隗山下有修德观,那是广成子居住的地方。另一个老师叫僦贷季,他是“鸿冢”地方的人,“鸿冢”就是黄帝大臣大鸿陵墓的所在地。大鸿山就是大鸿练兵的地方,山上有屯兵的大鸿城、有操练兵马的擂鼓台,有为黄帝建做花园的花园坡(很可能是岐伯种植草药的百草坡)等等。“鸿冢”应当在大鸿山一带。专家们经过考证后认定,这里有一个医家链或医家群落,《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另一位著名医家鬼臾区也是这一带的人,他是鬼臾区家的第十代传人。僦贷季一家世世代代也在此居住,因此,说岐伯是这一带的人是完全可信的。
大隗究竟向黄帝传授了什么,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是,《黄帝内经》中却详细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岐伯精辟地回答了黄帝提出的1088个问题。他们的对话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谈论了“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之道”。《黄帝内经》中用“道”处多达269次,深入阐述了“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医道、诊道、治道”。第二次重点论述了“医道”的原理,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阐述了44种病类,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一系列病症311种。岐伯总结了上古以来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开创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术也”的进取理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之德”的唯物论观点、“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理论等等。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奠定了《黄帝内经》的基础,使其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
虽然人们不知道大隗真人与黄帝谈话的内容,但从《修德观问道碑记》中,人们也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一些端倪。碑文中说:当黄帝问广成子如何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时,广成子说:“自而治天下”,意思是说:让天下老百姓自己治理天下,自然就天下太平。广成子还特别向黄帝提到养生问题:“及其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问治,身可以长久,然后蹙然称善。告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可以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众人皆死我独存。”广成子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你不要管天下的事,自己要建一座特别的房子住下来,睡在用白茅编成的席子上,每年至少有三个月什么事都不要过问,彻底休息,这样你就会活得长久;另一层意思是说,对女色不要特别亲近,不要纵欲过度,就可以长生。广成子现身说法说:我就是这样,与别人相处,以和为贵,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至今我还没有衰老的迹象,我那个时候的人都死了,只有我还活着。黄帝听了广成子的话,一边治理国家,一边修身养性,每天“迎日推策”,“接万灵于明廷”,整整活了三百八十岁。
在这里,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具茨山一带,有两位黄帝的老师,一位叫大隗,一位叫岐伯。大隗向黄帝传授的无非是治国安邦和医药养生两类知识,这和岐伯向黄帝传授的知识完全一样。岐伯向黄帝传授的知识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而大隗向黄帝传授的知识却只字未提。是古人的懒惰疏忽?还是有意不记录大隗跟黄帝的谈话内容?恐怕都不是。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具茨山一带几乎完全找不到岐伯的踪迹,同样,在陕西、甘肃、四川等自称是岐伯故里的地方,也根本没有大隗真人的影子。按道理说,既然同为黄帝的重要老师,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当被提到,比如,黄帝大战蚩尤,黄帝发明指南车,凡是炎黄子孙都知道这些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一种解释:岐伯和大隗真人本来就是一个人,因此,向黄帝传授的知识才能完全一样。否则,便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具茨山这样不大的范围内竟会出现两位黄帝的重要老师,而且传授的知识又完全一样?只不过这个老师在具茨山一带叫做大隗;而在其它地方叫做岐伯。
其实,在黄帝时期,并没有一个叫岐伯的人。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在他的《竹斋医学丛刊》中说:“岐伯案岐国名,伯爵号,岐伯者盖黄帝时诸侯。”黄帝时期并没有“伯爵”的封号,也没有分封过诸侯国。“岐国”、“伯爵”是在周王朝建立后才出现的名称。很可能是周朝的人们为了尊称黄帝的这位老师,才称他为“岐伯”,后人以讹传讹,误以为黄帝真有一位叫“岐伯”的老师。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其实,黄帝在具茨山一带只有一位老师,他就是大隗真人,他向黄帝传授了治国和医药知识。到了周朝,人们十分尊敬这位黄帝的老师,就尊称他为“岐伯”。
大隗真人与“岐伯”其实就是一个人。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