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爷也就是土地神,也叫土地爷。
六月廿六,是土地神圣诞之日,潮汕民间称“土地爷生”。从该节日的祭祀对象和祭祀方式来看,应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区的变异。社神即土地神,相传的社神有两个:一是句龙,《礼记•祭法》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为社”。一是禹,传说他勤劳天下,死后托祀于后土之神。大地生长草木五谷,养育人类,故被视为无穷力量的神灵。
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时期社神地位极高,故“社稷”一词通常作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汉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为“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所以各地山陵园地,均有大社坛,这些社坛以后又演变为各种土地庙,社神也由显赫的大神演变为小土地神。
现在潮汕人祭拜土地的形式已经十分简单,在田头随便插上香烛,便可祈请土地神享用。在各家各户,都设有“地主神位”,每逢初一、十五(也有初二、十六的),都以饭菜或瓜果祭拜,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勤且持之以恒。如有乔迁,“地主神位”也是首先迁入的对象。由此可见土地神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在潮州,山里人悬吊在梁下的食物,绳子上要加扎一把杉刺,米缸四周围也要加一圈杉兹,以防老鼠偷吃。山里外婆给刚出世的外孙送食物,篮子要加盖,盖上面也要放上一把杉兹,不过提防的不是老鼠而是山鬼。给上山砍柴、割草、放牛的人送饭,除放杉兹外,上得山来,先要把饭菜摆到庙里敬奉土地伯公,方能给劳动的人填独自。遇上夹有鱼碎肉末的荤菜,更不能忘了先让此老尝尝鲜。山中一草一木都是土地伯公管辖的财产,任何人都动不得。
有些古老的树木,土地伯公甚至就依附在上面。山上烧炭的人,在砌窑的同时,得用三块石头垒出个临时土地“庙”。主动把土地伯公请进来,每逢初一、十五供三牲,烧完炭要供猪头、猪泡和猪尾。上山的大人小孩不得在土地伯公面前撒尿放肆,男女之间更不能在那里野合玷污神台。
传说有个六七岁的小孩跟父亲上圩卖龙眼核回来时迷了路,亲人在山中寻了整整7天,最后终于找到。山中野兽经常出没,他不但没有被野兽吃掉,却靠吃蚯蚓、蚱蜢活了下来,于是人民都说他是受到土地伯公的庇佑。所以,碰到人在山中迷路,牛在山中失踪,家人都要跪到土地庙烧香叩头,请土地伯公协助寻找。
有关土地神信仰,在潮汕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
相传潮汕某村一富户家里死了人,出殡时棺木抬至半山,突然绳子断了,棺木滚了下来。死者家人及送殡亲属都十分惊异。麻绳是新的,又粗又大,为什么会断?后来查出原因,原来是忽略了到伯公庙“报地头’,向土地神报告死人信息。抬棺木断了绳子归咎于神的惩处,显然是荒谬的。但潮人崇信乡神伯公老爷是冥间的一乡之尊,“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生与死都必须“时辰念给老爷知”却是地方风俗。忽视对神的礼仪而出了祸事,人们也认为是理所当然。
其实,追溯土地神的由来,把“断绳子”的责任推卸到土地神身上是不合理的。古人敬仰土地神,来自对土地的崇拜。因为土地生长五谷,滋长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便从崇拜土地到祭土地神,这是古人“亲地”的自然崇拜。为了酬劳那些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或有功于民的人物,便把他们奉为土地神,加以祀奉。《礼记•祭法》载,传说在三皇五帝时,共工的儿子句龙长年累月辛勤开垦九洲荒地,种植五谷,死后被奉为土地神。也是人类最早的土地神。但早期崇拜的土地神,是抽象化的大地之神,既没有职司,也没建立神庙。大约到汉代,才有朝廷设的后土祠,作为祭祀土地的场所。汉唐之际,土地神才由自然之神衍化为人鬼之神,并有了某某人死后做土地神的说法。土地神保佑一方水土一方人安宁的职司,宋以后为民间广泛认同,土地神的崇拜也成为全民崇拜了。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