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吉州城区东北面,赣江中流的白鹭洲是吉州区有名的风景名胜,古庐陵八景之一“白鹭文澜”便在这里。该洲与白鹭洲公园隔江相对,长约2千米,宽约0.5千米。洲上茂林修竹、芳草繁花,绿荫掩映中,白鹭洗羽、楼宇比肩、风景秀丽。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知府江万里在洲上创办了白鹭洲书院;现在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之一白鹭洲中学校址。
因为白鹭洲风光旖旎,书声不断,吉州人民十分钟爱,引以为豪,便衍生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千年,至今不衰。
白鹭洲传说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吉州区自古以来,崇尚耕读传家,重视教育,文风发达;书院众多,人才辈出。白鹭洲故事歌颂了这种热爱读书的优良社会风气;
二是白鹭洲借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命名,且洲上树间、赣水江中又有许多洁白羽毛的白鹭栖息嬉戏,历代吉州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白鹭,把白鹭视为神鸟,于是便有了白鹭在洪水肆虐时,舍身护洲的传说。这些传说故事对人民群众产生了积极健康潜移默化的激励教育作用。保护、流传这些故事,有利于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热爱家园、建设家乡的教育,发扬重视教育、热爱学习的优良传统,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吉安地处赣中,古称庐陵、吉州,素有“江南望郡”和“文章节义之邦”盛誉。位于吉安市城东赣江之中的白鹭洲,南北长1500米,东西最宽处500米,形状酷似梭子,是从远古历经漫长岁月,由江水挟泥沙而积成。该洲四面环水,波光粼粼,古木葱茏,芳草如茵,幽雅静谧,风景秀美。隔江东岸的青原山,连绵起伏,苍茫叠翠。
1987年初建成的长220米的白鹭洲大桥,从河西跨向白鹭洲西岸,为此有人戏称“赣江半桥”。它让白鹭洲与吉安中心城区“珠联璧合”,终于告别了浮桥过渡,给古洲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古往今来,这般风景如画的胜地,不知陶醉过多少亲临吉安的人士啊?1965年夏,郭沫若先生途经吉安时,曾纵览这片美丽的绿洲,并欣然赋诗:“面对白鹭洲,葱茏林木稠。无心寻古迹,有意浴中流。”
据人考证,由于白鹭洲离江岸较远,所以尽管洲心的地势高于江岸,但因视觉误差的缘故,站在江岸望去,总觉得洲地要比江岸低。每遇涨大水江岸遭水淹,而白鹭洲的洲心却安然无恙,故有神奇的“水涨‘白鹭’浮”之说。笔者注意观察之后,觉得似乎在理。不过,也曾听到过一种猜测,白鹭洲是靠江水浮力托举而随之涨落的。此说,有待专家科学考证。
白鹭洲得名,是据一个传说:
古有一白鹭仙子,因羡慕人间情爱飞落于此,变成一位美貌的村姑,和江边一年轻渔夫喜结良缘。后遭天神迫害,水淹洲渚,为救生灵,彼此同时化作白鹭。白鹭仙子潜入水下洲底,奋力以身托洲,使其永浮水面;渔夫则日夜在洲上哀鸣,情缠意绵。后来,人们就把这片美丽的绿洲称作白鹭洲。
传说固然善良动听,文献更具严谨可信。白鹭洲得此名,系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由于吉安白鹭洲立于浩淼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此情此景恰与李白诗句相吻合,故将“白鹭洲”用作洲名。北宋宣和年间,吉州通判徐俯写有“空看白鹭洲”诗句。南宋初年,诗人尹直卿在《贺周益公归休》诗中又见“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杀青原白鹭洲”。元代买思永为重修白鹭洲书院作记时也写道:“谓洲在二水间,取唐人诗句以白鹭名其洲,因以名书院。”清代吉安知府林逄春诗句曾言:“水占芳名分白鹭,诗题古壁效青莲。”因此,白鹭洲取名于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令人信服。
白鹭洲,既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观光胜地,更是一个崇高的道德教化圣地。宋淳祐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万里见白鹭洲雅静怡人,即在此创立白鹭洲书院,集吉州八邑俊秀攻读其间。起初,他自任山长,亲自授课。后请尊为“庐陵醇儒”的永和(今吉安县永和镇)人欧阳守道任山长,注重对弟子进行修身养气、爱国忧民的教育,培育了民族英雄文天祥、词坛名家刘辰翁等一批俊杰。宝祐四年(1251年),书院39人同登进士金榜,文天祥高中状元,震动朝野,宋理宗皇帝赵昀亲赐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褒奖。从此,书院声誉鹊起,与白鹿洞、豫章、鹅湖书院齐名,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榜眼、探花45名(其中状元17名),呈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人文盛况。清道光年间,在白鹭洲书院的刻联:“千万间广厦重开,看杰阁层楼,势凌霄汉;五百里德星常聚,合南金东箭,辉映江山。”真实地写照了她的骄人业绩和深远影响。白鹭洲也由此“沾”光添彩。
七百多年来,白鹭洲书院历经沧桑,现存的云章阁、风月楼为书院旧址,分别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1982年修复。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章阁是书院的主体建筑之一,占地面积274平方米,砖木结构,上下两层,上层为藏书楼,下层为山长厅。风月楼为书院的配套建筑,是一座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的三层亭楼,占地面积115平方米。另有半月池、状元桥、古吉台等遗址,此乃书院历史见证。
“一林蕉雨分窗绿,四面书灯映水红。”如今,白鹭洲书院已演变成白鹭洲中学。近年来,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白鹭洲中学视察,并寄予厚望:“发扬光荣传统,艰苦创业,办第一流学校,培养第一流人才。”白鹭洲中学牢记使命,秉承“崇尚气节,建功立业”的校训,在此续写着书院的新辉煌。
走出醉人的白鹭洲,倍感心旷神怡,更觉流连忘返。白鹭洲不因洪水恶浪而淹没,白鹭洲书院不因沧桑演变而销声,吉安学子不因庸俗市侩而消沉,所彰显的是白鹭洲的精气神。啊!托起白鹭洲的神奇所在,更在于源远流长的庐陵文化与浩然长存的丹心正气。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