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思想又推崇以“孝”治天下,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百善孝为先”,孝文化遂成为社会伦理的核心,“孝”主要包含“生养、死葬”两个方面,故葬礼的隆重程度遂成为考验子孙是否孝顺的一项重要礼仪。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葬礼已大大简化、改革,新式的追悼会已现普及之势,但在甘肃靖远民间的葬礼上,依然可见古代葬礼的遗风遗俗。
在靖远,葬礼不但要礼节周到,规格还要高,隆重,孝子要哭的悲哀,亲戚朋友都要去祭奠,请来帮忙的人也很多,有看地方选日子的阴阳,有做棺材的木匠,有油漆的画匠,有吹锁呐的鼓乐,有大灶的厨师,这些人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就是大东,还要有一大帮招待服务人员,采购供水烧火掌盘洗碗迎接客人等。丧礼的程序非常复杂繁琐。除了做寿衣、盖老房(做棺材)、修茔(俗称“打墓”)、入殓(又称“殓棺”、“掩棺”)等程序外,还有以下十三项常见程序。
人死之后,子女要随即向亲友报告死讯及丧期、葬期等有关事情。报丧亦称“告丧”、 “赴告”“讣告”。在开吊之前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張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烛台和長明灯等。在沒有收殓之前,这盏長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謂"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須要搭灵棚。丧家要请纸匠做丧事中用的各种纸,最重要的是门头纸,俗称大纸。
晚辈給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來,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緣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來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进行揭碑追悼仪式时,首先请碑,请遗像,献果南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请参加追悼仪式的礼宾就位,给礼宾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一请礼宾两人揭碑。二是请一人宣读碑文,一般读碑文者是撰写者,因碑文没有标点,又有点文言成份,普通人有时读不下去。其它的礼宾都身披红被面,或红毛毯。垂手恃立两旁。三是娘家人讲话,请娘家人对死者的一生和子女的奉养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娘家人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娘家人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这其实就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四是来宾代表讲话。五是亲属代表讲话。六孝子泣读祭文。七是孝子代表致答谢辞。最后是礼成,礼宾退位,孝子致哀。这即是丧事中的活动高潮。
,也称“领路羊”,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民间丧俗。领路羊一般多选白头、白蹄的全纯白大尾肥羯羊来充当。领的羊有娘家人拉来的羊,有东家准备问信的羊,有女儿拉来的羊,也有侄女儿和外甥拉的羊。
在领羊时,羊就成了亡灵的代表了,亡人的灵魂此时就附著在羊的身上,孝子们把羊围定后,主持人大东就开始说话了,问亡人有没有什么说的事,如果没有牵挂的人和事,就开毛大领,意思就是让羊浑身摇摆拌动。如果有说的,不放心的事就让当事人说出来,此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如有人恰好说准了亡人临终牵挂的人或事,这时羊全身抖动,鼓乐齐鸣,孝子嚎啕大哭。哪声面让人声泪俱下,置身其境,如不堕泪者其为人必不孝也。也有浇水遍地,羊始终不抖者,令敬献之人尴尬,最后只好在围观的众人的起哄圆场声中草草收场。
,这是女婿外甥为了表彰死者生前美好的品德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女婿外甥手持铭旌,沿着街道大路巡游。巡游回来后,女婿外甥把着铭旌,跪在彩门前,不肯进门。这时候,就需要主家代表(一般都是死者的儿子)赎铭旌。女婿外甥一边哭诉对死者的怀念,一边诉说自己的辛劳,说自己为祭奠死者,鞋也跑烂了,钱也花光了等等。主家一边劝慰,一边给女婿外甥塞钱,要是钱达不到要求,女婿外甥就跪地不起,并抱紧铭旌不撒手。尤其死者年龄比较大的,被称为“喜丧”,在某些环节是可以嬉闹的,赎铭旌就是其中一项,为了热闹,双方拉的拉,劝的劝,围观者起哄嬉笑,最终以主家拿出双方可以接受的现金后,连夺带抢,将铭旌赎回,挂在灵堂。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