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旧时婚配是凭父母之命,由媒人从中撮合,年貌相当,门当户对,双方经“合八字”认为无相“冲克”,男方则备少量礼金、红条糕、红头绳(绒线)等给女方“下订”。双方家长即以亲家相称。
句容旧时,婚前女方索取聘礼,叫彩礼。礼品厚薄,贫富有异,富户有金银首饰、绸缎、衣服(料)。贫户礼薄,而鱼、肉、糕、糖和万年青(草)等,皆不可少。农村要彩礼多为女儿办嫁妆,陪嫁丰盛程度视男方彩礼厚薄而定。
出嫁前夕女方家长宴请亲友中“全福”(父母双全)少女作陪,为嫁女饯行,叫吃待嫁酒
妆 婚日或前一日,嫁女的嫁妆,由男方派人迎取,一般有木制大八件或小八件(箱、厨、柜、桌、凳、子孙桶、面盆)等。贫富有别,但子孙桶(马桶)必备(表示有子有孙讨吉利),此习农村沿袭至今。
结婚当日,男方必备花轿接新娘,发轿前要“暖轿”、“祭轿神”。轿至女方,要赏“开门礼钱”。新娘卧床不起,叫“赖(恋)床”,兄长要给起床钱。新娘由父兄抱上轿,叫“抱轿”。上轿前,母女痛哭,叫“哭嫁”,以示惜别。轿至男方,不让新娘下轿,叫“捺(耐)性”。下轿步麻袋入宅,叫“传代”。至客堂“拜堂”后送入洞房,就算结婚了。解放后,旧习已改,结偶双方,按《婚姻法》至基层政府登记,领证结婚。
新人入洞房,男女青年争看新娘,并以各种方式逗弄新人,作乐取笑,叫“闹新房”。也有戏弄阿公、大伯的,谓“三朝无大小”。此俗仍在流行。
女方父、兄、弟及姑爹、舅父于成婚次日到男方省亲,与男方主要亲属首次会晤,称之新亲相会,男方以隆重的礼节接待。宴前,三道茶(糖、糕、蛋)必不可少。会亲双方多以男性为主。
新娘子于婚后三日皆新郎回娘家,谓之“回门”。现今交通便利,交往公开,此俗已淡化。也有将会亲、回门皆于婚日行之,谓之“一堂过”。
点妆就是点红,在新娘下轿的时候,有一位有父有母的姑娘扶着下轿,然后有个妇女给新娘子在脸上点红,点妆的妇女必须是有丈夫,有儿有女,点妆时边点边讲喜话。点妆的顺序是,第一点点在两条眉毛的中间,第二点点在鼻尖上,第三点至第十点分别点在脸庞两边。点过妆之后,再由姑娘扶着新娘子进男方家门。
十点妆歌谣:
一点妆长命百岁,二点妆金玉满堂
三点妆三元及第,四点妆事事如意
五点妆五子登科,六点妆六六大顺
七点妆七子团圆,八点妆八洞神仙
九点妆九世同宿,十点妆实实在在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