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正宁俗称“神仙”、“神灵”、“神道”。是宗教及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不能理解和驾驭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做出虚幻反映,就产生了神的观念。一切宗教的核心就是对神的信仰和崇拜。《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何宴集解:“神,谓鬼神之事”亦指人死后的英灵。剥削阶级宣扬宗教迷信,利用所谓鬼神的权力,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在旧中国,所谓鬼神系统,指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大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剥削阶级宣扬这些鬼神具有操纵人们命运的力量,借以束缚和麻痹人民,企图使之甘受反动统治的奴役和剥削。神权和政权、族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正宁汉民居多,普遍信奉鬼神,而且是多神、泛神、杂神崇拜者。见庙烧香,遇神磕头,似信非信,信而不专,绝大多数人都是敬我所需,为我所用。但心理上往往把造福降吉、免祸消灾的希望寄托在神的意志上,去祈求神的保护,以得到一些精神慰藉。想生孩子求送子娘娘,遇到危险求关圣帝君,得了疾病求药王爷,想得到钱财敬财神爷,久旱无雨求龙王爷等等。人们在观念上认为,凡是神都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在当地没有统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神在人们心目中,谁都得罪不得,多数人是有事乱求神,遇难乱烧香。
在庙宇建造上,除了以自然村或“社祠”修建的专神小庙外,一些较大的庙宇都是多神同居一院,信者各敬所需。例如,过去官河街的庙院内无量、玉皇、老君、关帝、药王等诸神的殿宇塑像均有,可见当时多神崇拜的盛行。解放后,庙宇相继拆毁,崇神之风日靡,现在老年人的神权观念已经淡化,年轻人已多不信神。
据地方志书记载,正宁曾有许多寺院和道观,如湫头苟仁村的苟仁寺(又称“金陵寺”)、双佛堂,永和堡子村的云寂寺,永正南住村、宫河街先后分别修建的兴教寺;古县治罗川修建的佛堂、真宁观、承天观等。另外还有核桃峪、马槽沟、蔡家峪、半川四处家庭佛教教堂充分证明佛教、道教也曾盛行一时。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这些寺院、道观、家庭教堂相继废弃。据民国37年(公元1948年)3月甘肃省政府统计,全县人口52049人,信仰佛教者45人(其中男24人,女21人),信仰道教者3人(其中男2人,女1人)。虽然专信佛教、道教的教徒寥寥无几,但是佛教、道教对当地群众的思想影响极大,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佛道和其他神往往同时被人们供奉。
从总体上看,敬神信鬼、占卜看相、八字推命、讲究风水、择吉避凶是过去当地信仰风俗的主体。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