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婚礼沐浴,以新娘“洗和气脸”最有特色。土家族的新娘进入洞房后,便有引亲婆一人主持“洗和气脸”仪式。引亲婆端来一盆水,召集男家全体人员和新娘用同一盆水洗脸,寄予今后全家同船过渡、和睦相处之意。
苗族也有此俗,新娘嫁到男家时,男方的长辈端来一盆清水,里面放着银手镯一只,新娘和夫家男女老少共用这盆清水洗脸。此俗源于一个传说,据说过去有一个叫牙娘的女人,经常搬弄是非,喜欢与出嫁的姑娘假装亲热,使其染上与夫家吵闹打架的恶习。于是老祖宗脱下银手镯放在水盆中,让新娘和夫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以此化解。
为死者净身。人死了,在入棺之前 ,由主持丧事的长者托人或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为死者净身。先是请水,由长者鸣锣开道,引孝子到附近的井里取水。孝子听锣声跪拜,死者享年多少,就得响锣多少。取水后,放檀香烧水,然后净身。净身时,用布沾水洗死者的五心(顶命心、太阳心、心口窝、脚板心、手心),洗过的布晾干后,待出殡前烧掉。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洗浴,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表示干干净净来到世上,又干干净净离开人间,到了另一个地方,不沾染一点污秽,就是投胎转世,也是洁净的。
端午洗浴。进入端午,天气开始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也会传播疾病,所以人们视之为毒日、恶日。受汉民族的文化影响,张家界地区的各民族时兴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荊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张家界人原来也采兰,后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同时在屋前挂艾蒿,以消除邪恶。
春节前的洗浴。春节之前,有腊月“二十八洗邋遢”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除了要在屋前屋后屋里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外,还得洗澡。老老少少都得洗浴,换上洁净的衣裳,以便于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到来。有的地方,洗浴则定在除夕这一天进行。这一习俗寄托着张家界人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天热的时候,男人常于溪河、水塘洗浴,一天一次或多次。劳动之余,他们在水中洗去污泥尘垢,洗去汗水,减轻燥热,换来清爽。日暮时分,从家中用个网蔸将换洗衣物带上,到就近的水边洗浴。兴致好的时候,钻几个眯功(潜水),来个狗刨水、爬泳、仰泳,或者自由泳。
女人,尤其是少女,常结伴于溪河洗浴、嬉戏。她们先瞅瞅河滩四周是否有男人们活动,确定无大碍,就脱去衣裳,小心地走入水中,让清澈的流动的水尽情地亲近她们的身子。她们会用香皂或浴液涂抹,仔细地揉搓。
天冷的时候, 洗浴的次数自然明显地减少。特别是冬腊月间,没有多少农活,人们多做一些闲杂而轻松的事情,不出汗,身上也就爽净,每天图省事,只是洗把手脸和脚。隔上三到五日洗一个澡。女人当然得洗抹一下身体,俗话叫“抹澡”,须每天照常。
家中洗澡,多在木盆中倒上热水洗。脚盆有大小之分:大脚盆是男人用的,小脚盆是女人用的。毛巾也有讲究,洗手脸的可以共用,而洗澡的则男女分开。天寒地冻时,为了防洗澡时身子受冷,常于澡盆旁放上一壶开水,边洗边添,以保持水温。或于火坑旁洗澡,烧一堆大火,让屋子暖烘烘的。
家中平素没人来时,先洗老人小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劳动的男人或女人,一身的臭汗和肮脏,或者特别的劳累,自然得让他们先来。有客人到来,先让客人洗,这是一种待客的礼数。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