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唐名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故里灵台县新开乡,有一处多年来受当地人民群众尊重且至今香火不曾断绝的名胜古迹——疙瘩庙,这其实就是建于明代的慈士院,人们俗称“疙瘩庙”。虽然经沧桑流年,却保留了当年的风貌,依然殿宇巍巍,香火不断,吸引了远近游人争相瞻仰。
灵台疙瘩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二至十五日逢庙会,会期三天,庙会期间,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庙内香烟缭绕,钟磬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疙瘩庙位于灵台县城东南大约10公里外的新开乡寨坡村南,因其所在山包突兀而起,形貌酷似疙瘩,所以得名疙瘩庙。该庙座西面东,绕塬边而居,村前为南北走向的巨阔鸿沟,而沟坡之下自西向东延伸出一座山包,形如馒头,三面徒隘临沟,唯西面留有崾岘与原边村庄连通,地势峻峭,有鬼斧神工之妙。再加之地处古灵台——牛僧孺墓——疙瘩庙——蛟城庙旅游热线上,因而吸引着很多南来北往的游人前来拜谒、参观。
疙瘩庙院周树木葱笼,院内庙宇甚多,其中有观殿一座,系明嘉靖元年(1522年)所建,檐栋间所绘图案,亦系明代风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又补建了玉皇阁、魁星楼。其中院内奇特的木瓜树,树龄大约几百年,躯干老态龙钟,树顶枝叶茂盛,十分独特,直径尺余,古朴苍然。民国灵台县志云:“圪塔庙在县东南十五里,山势秀丽,为灵一胜,庙内灵迹甚多”,“ 远瞻瞩望,若在川泽之中,环山抱水,突峙奇峰,树木荫郁,庙貌巍峨,金壁辉煌”。清邑廪生张明新有诗曰:“旅行曾到新开山,清雅宜人异等闲。梵刹巍峨藏法相,松榆茂密锁苍颜。黄鹂巧啭木瓜外,黑虎高蹲殿壁间。地势弹丸仙可聚,庄严气象出尘寰。”道出了圪塔庙的仙异景致。疙瘩庙1983年就被列为灵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疙瘩庙的兴建其实始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600余年之前,有一年,天气干旱,麦苗眼看就要干死,农人当然都很着急。此时百姓却听见山上有野狐狸的叫声,便上山去寻找,看见一只白狐狸将一棵木瓜藤栽在山上,随即消失。乡人感到奇怪,却在木瓜树藤上发现一张神符,符上写着“南海观音欲于此处居住”,乡里的仕宦乡绅于是纷纷捐款建成了一座观音殿。庙建成的当天突降大雨,旱情得到了缓解。当地百姓认为这一定是观音显灵,于是每年都来祭拜。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