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天,山上的树木被太阳照耀得很是悦目,各种鲜花放着香味,对对的蝴蝶飞来飞去,山鸟在空中叫个不断。
这一天,刘海打足了柴,兴奋的唱起来:
“万里终南万层山,
白云深处把柴担,
路小石竖脚下稳,
冬去春来年复年。”
他正要担起柴担走的时候,突然,瞥见对面的半山腰里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左手提着个放药的竹篮,右手抹着头发,静静的站在那边看他。这个浓眉压着大眼,长得又均匀又健康的姑娘,使他呆住了。姑娘瞥见刘海呆了,便笑了一笑,转过身子象飞一样的走到山后去了。“谁家的姑娘这么胆大?还敢跑到这样的深山中来。”刘海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刘海又瞥见了那个姑娘站在那边看他。“希奇!这个姑娘老在这里看我是什么意思?”刘海担着柴平心静气的这样想。
第三天,那个姑娘仍在那边看他。他正想问个究竞?那个姑娘却叫着说:“刘海!刘海!请你把斧头借给我用一下好不好?”
“姑娘!俺头可以借,恐怕你不会使呀!”刘海一边说着,一边把斧头举得很高很高。
“只要你愿意帮忙……”那姑娘一面拉着很长的嗓子答复刘海,一面就跑到这头来了。
“您用斧头做啥呀?”刘海问。
“在那个山头的石缝中有一棵灵芝草,终南老母要我给她移到院中去,不用斧头是挖不出来的!”姑娘的脸比山里的桃花还悦目。
“她为什么这样难为您呢?”
“您假如愿意帮忙。我就告诉你!”
“只要对您有好处,只要我真正能帮上你的忙,我决不推却。可以坐下告诉我吗?”刘海自己坐在一块石头上,让那姑娘也坐一下。
“终南老母是我的养母,她是个神通宽大,可是很是阴险的妻子!”
“您叫什么名字?为啥跟了她呢?”
“我叫梅姑!是被遗弃了的私生女。我不知道我的爹妈是谁,我也不知道如何成了她的养女。在这山里糊里糊涂的长到了十九岁,终南老母成天没有兴奋的时候,脸黄得和死人一样,瞥见她,我的心上就象压上了一块石头,难熬得要命。”
“那她为啥要移灵芝草呢?”
“唉!这是因为你来啊!”
“因为我?”
“我从九岁起就在那里山上采药,每日都瞥见你在这边山上打柴,十年来,我在那里山上长大了,你在这边山上也长大了。但是我的心里很难熬,我想,成天采药到底是为了什么?在那黑沉沉的山洞中,一刻也坐不下去。只有瞥见你抡着斧头砍柴的时候,我才兴奋。那梆当、梆当的斧头砍柴的声音呀,一声一声都牵着我的心。我登山、翻岭的干劲就加强了。我很钦佩你!我很想跟你下出去,过幸福的日月,我鼓着勇气告诉了终南老母。她冷酷地笑了,她说:‘你要跟刘梅下山不难,只要把山顶上的灵芝草连根移到院中栽活,就可以。’而且叮嘱我在没有把灵芝草移回以前,不允许和你说话!”
“为什么?”
“这是她为难我,灵芝草明明长在石头缝中,没有气力,没有斧头,如何也不会连根挖出来啊!你愿意帮忙吧?我是下决心……”梅姑的脸红了,低下了头。
“帮忙是愿意帮忙,跟我下山……”刘海的脸也红了,却把眼睛转向了对面的山头。
“不要紧,你打柴,我采药,生活是会更好的!”梅姑猜透了刘海的心,爽快的说明确未来。
“好吧!咱们挖灵芝草去!”刘海提着斧头站起来说。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上山。不一会,就把灵芝草挖出来了。梅姑用竹篮提着灵芝草向刘海说:“你在这里等着我。”
刘海点了点头说:“好!你可要快些!”
不一会,梅姑跑着来了。刘海兴奋地说:“此刻下山吧!”他便把担子担起来。
终南老母眼睁睁看着梅姑走去,很是生气,她便放出了她的看山老虎,叫它吃掉梅姑和刘海。
当老虎从山那里往山这边纵时,刘海用手握紧了斧头,摆好了霸王举鼎的驾驶,梅姑还用手撑着刘海的脊背。老虎纵过这两个年轻人的头顶,刘海的斧刃把老虎的肚子划了一条大缝。老虎连痛带吼的滚下了山坡。
终南老母更生气了,把她的拐棒在山崖上乱敲了七七四十九下,山崖顿时发出了滚滚的洪流,水头直冲向刘海和梅姑的身边。梅姑叫刘海赶紧坐在柴捆上,她也坐上了另一柴捆,两捆柴组成一只小船浮在水面上,顺着水飘飘荡荡的回到了曲抱村。
终南老母的心还不死,她去找石佛磋商害梅姑的措施。石佛一口承诺,而且还吹牛说:“害死梅姑就在面前。”
第二天,刘海打柴回来的时候,石佛很经心的给刘海说:“刘海!你昨天收的那个梅姑不是人啊!她是这山里的一个狐狸变的,不过百天,就要伤你,你还不赶紧把她害死!”
刘海不信石佛的话,说:“她很爱我,我也很爱她!狐狸不会变人的,你不要哄人啦!”刘海很不兴奋的担起柴担就下山了。
晚上,刘海把石佛的话告诉了梅姑。梅姑知道石佛是受了终南老母的委托,来毁坏他俩的姻缘。就告诉刘海说:“石佛没有什么本领,就是会教唆是非,据说它的头中有个金蟾是活宝,会吐金钱,你明天用斧头砸破它的头,把金蟾取回,石佛就永不能说活了!”刘海说:“怪不得它不叫我带着斧头进洞啊!”
第二天,刘海就把金蟾取回来了。从此,终南老母也不敢再找刘海和梅姑的麻烦了。
刘海自从有了金蟾,便拿金蟾吐出的金钱,资助贫苦人成家立业,好好出产。人人感到刘海慷慨好义,就把刘海叫“活财神”。
刘海和梅姑活了很大的年龄才死。后来,大家为了怀念他们,在村西边竹林里,修了一座刘海庙。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