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五帝纪》中就有关于伞的记载。伞是人类使用最为普遍的工具之一。伞的基本结构从古至今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功能种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增加。到近现代出现了油纸伞、油布伞、演变成布面料、尼龙面料丝绸伞面、塑料面料等等,近几年来还有防紫外线的伞面问世,五花八门多彩多姿。据古籍记载,伞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春秋时期(前770-476),著名工匠鲁班之妻创造了手提伞。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伞开始为丝帛制成,价格昂贵。汉代(前206-公元220)后,改用较为廉价的涂上桐油的纸来制雨伞,纸制油伞开始普及。中国伞在唐朝(618-907)时传入日本,十六世纪才传入欧洲。
到清代(1616-1911),出现了精工彩绘的花伞。伞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在日本,把油纸伞叫和伞,其名字与他们的服装和服一样来源于他们的民族文化——大和民族。从伞的名称我们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很强,其制作工艺与中国油纸伞一样,伞架竹子,伞面油纸。和伞文化由中国唐朝时的油纸伞逐渐发展而成,所以中国人称和伞为“唐伞”,也算是对我们老祖先的东西的一种尊重吧。
不同颜色的伞也有不同的象征及涵义,在传统婚礼上,出阁的新娘通常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而紫色伞则象征着长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一大批油纸伞生产企业相继淡出了日用雨具市场,但油纸伞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伞之韵——可以说“伞”是中国象形字的杰出代表,更像是一把撑开的油纸伞,简洁而美观。“油纸”谐音“有子”,寄托着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的理念;而伞的繁体字“傘”,五个“人”字寓意五子登科;竹做的伞柄象征节节高升,圆形的伞面则象征团圆平安。可以说,一把油纸伞承载着中国的千年文化传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伞之美——一把小小的油纸伞,居然要经过100多到工序,从伞的竹制骨架选材和伞面晾晒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都十分苛刻,而每一道工序在我眼里分明就是一个美妙的艺术创作过程。用朱砂刷过的面纸一张张糊在伞架上时,透过窗户的阳光将伞面映得通红透亮,人在红光中形成剪影。糊伞的工人将伞拨动,伞面便转成一朵流动的红云,美不胜收。往伞面涂桐油的过程也极具美感:工人师傅熟练地转到着油纸伞,均匀地往上刷着桐油,伞面因桐油的滋润而显得润浸,在光的照射下薄如蝉翼。
伞之情——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古镇雨巷油纸伞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诉说着风花雪月。《白蛇传》中许仙和白素贞因油纸伞而留下千古爱情;《踏伞》中蒋世隆和王瑞兰也因为油纸伞而暗生情愫。经常看到文学作品里侠客的经典造型:背囊里插着一把油纸伞,仗剑而行。手中的剑替天行道;而背上的伞则显侠骨柔情。不期而遇的雨,及时出现的油纸伞,为邂逅找到一个绝佳的借口。比肩而行,感受着对方的体温,听着雨滴落在油纸伞的美妙音乐,爱意也不禁油然而生!
伞之惑——油纸伞现在也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生存危机。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