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伯虎,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剧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非凡。特别是他的“三笑点秋香”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市井美谈。其实,后人传说中的风流才子,命运有些不济呢!
唐伯虎(1470-1523),生于明宪宗成化6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寅属虎,故字伯虎,号子畏,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和文学家。其父唐广德是苏州小商,母丘氏。唐伯虎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典籍,闲暇时也学画山水花鸟,曾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十六岁时,唐伯虎在秀才考试中获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因才华出众,他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十九岁时,唐伯虎娶当地女子徐氏为妻,两人感情甚洽。
二十五岁那年,唐伯虎家中遭遇特大变故,父、母、妻、子、妹相继去世。这使他深感祸福无端,生死无常,意志一度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人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奋读书。
二十九岁时,他参加应天乡试,名列榜首,一时之间,“解元公唐伯虎”之名,传遍了南京城。
第二年,踌躇满志的唐伯虎,进京会试,与江阴举人徐经同行,正所谓“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此时,唐解元之名早已名动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在前面等待他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唐寅也毫不掩饰他此行的目的是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同行赶考的徐经,是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徐经是江阴富商之子,而此时的唐寅已是偶像级的大明星,徐经对其十分崇拜,明确表示愿意为唐寅报销一路上所有的费用,只求能与偶像同行。对这样的好事,风流才子唐伯虎自然是笑纳了。
但是,唐伯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差点被这个粉丝给害死。原来,在这一年的考试中,有一道难倒天下才子的考题,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有找到题目的出处,只好交了白卷,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主考官程敏政当即表示,他将在这两份卷子中确定今科的会元。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一个是徐经。
跟偶像同场考试的徐经兴奋异常,慷慨解囊请了唐伯虎等一帮学子在酒楼上大吃大喝,努力猜测谁是这一科的会元。作为饭局明星,向来狂放不羁的唐伯虎喝大了之后再次口出狂言:“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
可是不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唐寅落榜了!还没等唐寅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手持镣铐的差役来到了他的面前,把他关进了大牢。
唐寅不知道的是,这次倒霉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他的铁杆粉丝徐经以及主考官程敏政。他们的入狱罪名是合谋作弊。事实上,主考官程敏政跟徐经一样,也是唐伯虎的粉丝。早在应天府应试的时候,当时的主考官梁储特意把唐伯虎的卷子留下,给了他的上司程敏政看。程敏政读完之后十分欣赏,后来又找了许多唐寅的诗词书画来读,逐渐成了唐寅的忠实拥趸。
让我们回到埋下祸根的酒宴上。喝高的唐寅还在眉飞色舞地高谈阔论时,无数沉默的人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很快就有人告了黑状,明孝宗朱偌镗当即下令核查试卷。事实果然如传言那样,唐寅确实是今科会元的不二人选,选定唐寅的人正是程敏政。
这是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无头公案,但我们只要以客观的态度仔细分析案件细节,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其实问题只有两个:一,徐经是否买了考题作弊;二,唐寅是否参与了作弊,程敏政是否知情。
此案的起因是那道考题,这是一道超级难题,应该说,唐寅做出来是比较靠谱的,徐经做出来是严重不靠谱的。徐经不过是个土财主,指望他脑筋开窍,智商突然爆发,那是不着调的。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徐经很有可能买了考题。
那么唐寅是如何被牵扯进来的呢?这里面极有可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官场规则——约定门生。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因为在科举前,可能会出现某位名震全国的天才,大家都认为这个人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考官就会私下与这位考生联系,透露题目给他,互相约为师生。
以两人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这种关系极有可能。那么只能指向一个可能:程敏政事先与唐寅会面,并给了他考题。就这样,粉丝坑偶像的事件发生了。
徐经家财万贯,大洒银两,自然得到了牢头狱霸的照应;无钱无势的唐伯虎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他在给好友文徵明的信中,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他的痛苦和屈辱:
……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因查无实据,案情不了了之。《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程敏政因此而致仕(退休),唐伯虎则被黜放到浙江偏远之地为吏。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唐伯虎心灰意冷。他耻于为小吏,又没脸面回家,便开始游山玩水,放浪形骸,遍历浙、皖、湘、鄂、闽、赣等省,第二年才返回苏州。因家境清贫,续弦何氏也离他而去。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卖文鬻画为生。他写道: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其宁静淡泊之志跃然纸上。
弘治十八年(1505),三十六岁的唐伯虎续娶沈九娘为妻,随后在苏州金阊门外桃花坞筑屋,命名为“桃花庵”(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过着清贫的生活。程敏政被这个黑锅砸得七窍冒烟,革职回家不久就翘辫子了。徐经自此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开始焚烧四书五经,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88年后,他的后人徐振之不爱读书,只喜欢旅游,别号徐霞客。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