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博罗横河的花园村,有三件东西是一定要去参观的。一是一棵千年古枫树;二是一块留下了脚印、洗脸盆、梳妆台等痕迹,人称阿婆石的大石头;三是两个外形酷似一颗江珧柱被切开两段的石头,搁在已经开裂的“砧板”上,当地人管它叫仙人割粽。那么,在它们身上,有什么故事呢?
据村里的老人说,花园村的徐姓七兄弟,是元末明初从圩镇旁的东角村迁到花园村落基的。开始倒也顺风顺水、风调雨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世无争。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着,几十年,近百年后,村子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可是,某一年,花园村的一些人却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而且,都是一些十八廿二的男青年。是翻过花园坳到外头闯世界去了,还是遭遇了不测呢?谁都说不上来。
正当村民们为此惶恐不安,悲痛不已的时候,有人看到,有一村姑由罗浮山方向飞来,似乎还带着一只黄犬。这位甚觉奇怪的村民,悄悄地跟过去查看。只见一老妪在一块石头上梳头洗脸,见生人来了马上向盘古庙方向飞去,消失在盘古庙中,只在石头处留下了脚印、洗脸盆、梳妆台等痕迹。究其长相,有人说与何仙姑不相上下,又有人说何仙姑绝对没有那么老,看她的长相完全就是个阿婆了,况且,何仙姑又不带狗。村民们不知道,这位老妪复姓独孤,曾对徐家有恩。当年,因为长得像一个肉球而被抛弃的徐偃王,被独孤的黄犬叼回家养大。
独孤老婆子很快就搞清楚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只千年蚌精搞的鬼。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化作一位美丽的少女,像《西游记》里的白骨精那样,引诱这些小伙子上当。这还了得!聪明的老妪令黄犬变化成一帅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蚌精用美女计,我独孤母则使用美男计。为了让计划万无一失,独孤母还利用当地资源,准备了一件秘密武器,以防蚌精届时金蝉脱壳。
那是一个“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帅哥走出花园村,沿着那汩汩流向响水龙花洞的小溪,向南走去。不一会,蚌精果然上钩了,也化作少女款款而来。两人正在你侬我侬,打情骂俏之际,忽听天空一声断喝:“孽畜,往哪里走?”紧跟着一桶白马山山茶水劈头盖脸往蚌精的头上浇下。蚌精何等神通,岂能束手就擒?说时迟那时快,正想金蝉脱壳水遁呐,无奈那一桶粘、香、滑、烫齐全的白马山山茶,令她原形毕露,眨眼间变回一只犹如农家八仙桌那么大小的河蚌。两块蚌壳一噏一噏地,还在使劲喘气……
死后的蚌精,它的珧柱(前后闭壳肌)被晾在了石头上,这座两两相叠的古怪石头,就被人叫做“珧柱台”。劈死它的利剑则化成千年古枫,被人们尊称为“神梌”。可好好的枫树为何要叫“梌”呢?原来,甲骨文“余”字,有人考证就是“徐”字的原貌啊。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