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通渭剪纸(2)

向卉桑2023-06-14

贴窗花

据通渭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通渭剪纸流行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它与当地的很多年俗交织在一起,成为当地人过年时最为传统的一种习俗了。通渭剪纸是一种与民俗水乳交融的传统手工艺。每到岁末年初,流行剪纸的马营、平襄、华岭、北城等乡镇的农村妇女,大都拥衾围炉,要做窗花、春叶、遮面、板沿纸等熏制剪刻活儿。有人这样说:通渭剪纸构图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干练,风格淳朴浑厚,是陇中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窗花是通渭剪纸的主要内容,属剪贴画,因多贴于民居的窗格子俗称“棋窗”上而称窗花。制作窗花先需熏制样纸,根据样纸大小钉5—7层彩纸,然后用剪刀依样剪出图案。窗花以“棋盘”或“云子”又称“团花”最受人们关注。“棋盘”有单层和多层之分,转角处又有窝角、圆角、特型角之变。构图多为卷草,也有“回”字纹和“寿”字纹的。“云子”有方形、圆形、菱形和多边形之分,中心对称鲜明,以类似敦煌壁画藻井构图的多层花边式样最具代表性,核心内容多为五福捧寿、明暗八仙、麒麟送子、二十四孝或牡丹、荷花、石榴等。棋盘和云子之外,还可贴各种小剪花,左右对称,内容涉及花鸟虫鱼、动物肖像、人物脸谱等。通渭窗花图案造型古朴,剪刻技法独特,有汉印和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剪纸的表现题材多选择称心如意、崇尚吉利的事物,采用借物寓意、谐音隐寓等象征夸张手法,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求,达到了自我陶冶的目的。剪镂的动物常以马、牛、羊、驴、鹿、狗、鸡、龙等为主。

通渭是农耕文化地区,当地人大都以耕读传家,至今很多人家的门匾上仍有“耕读弟”3个大字,这里民风淳厚、高古;每到年节时分,家家户户先打扫卫生,然后在门框、窗格、窗扇贴上春联、遮面、门神,在棋窗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在房屋的檐头上贴大小相间的春叶,在主房两侧挂上圆灯或方灯,转眼间往日的单调、寂静,顿时焕然一新,在爆竹的共鸣声中,呈现出“春缨换尽千家旧,彩灯照映万家新”的景观,春意盎然,气氛舒心至致,烘托出热闹非凡的“千门共贴宜春图,万户共庆新佳节”的喜庆气氛。

内容迥异

贴春叶、遮面、窗花的习俗从远古开始盛行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到今天。这与通渭人崇尚精神生活不无关系。春叶大致源于唐代的春胜或幡胜,宣纸刻镂后再经渗色点染而成。图案多为轱辘钱、串纹钱,中心结合“福”、“寿”、“春”等字样。颜色主要有红、黄、绿三种,鲜艳夸张,层次分明。春节期间,春叶被贴在椽头、门楣等高处,渲染节日气氛。

遮面相传是古时候人们在敬神祀祖时,怕有人“冲撞”神灵或祖先而挂的布块或纸块,意在避邪。后来人们为期盼来年吉祥、健康、丰收,便在门、窗楣正中贴上遮面。遮面的制作与春叶相同,构图讲究曲直、虚实、主次与大小变化之美。

遮面的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菱形适合纹样,另一类是直立式适合纹样。每一类又有若干不同格式,但中心纹样多用大块面、团状构图,内容多为牡丹、荷花及“福”字、“春”字等。

板沿纸是以前人们贴在厨房内灶爷板俗称,即放碗、筷子等餐具的支架边沿的纸,有防尘、防蝇及美化环境的作用。其图案都是熏制的后来也有印制的,具体做法是:先按一定的尺度剪出样纸,再在一平整的湿木板上敷上白纸,白纸上敷上样纸,然后倒过来用油烟熏黑,剥掉样纸即成。板沿纸的图案多以五谷丰登、幸福美满为内容,构图简单明了,粗放朴拙。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