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传在成都民间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位美丽孝顺的女孩姓花名娇,为救治重病的父亲(有说是救几位哥哥、也有说是未婚夫)上山找药。她遇白胡子老者指点,历经老鹰才能飞过的悬崖绝壁、毒蛇才能穿过的荆棘丛林、狼群的嚎叫、饥饿和孤独……总之千难万险,从虎豹护卫的神山上找到了一种香料,将其拌入菜中,救治了父亲。可是患此病的人越来越多(有说是全村的男人),而香料又被虎豹毁了,除非花娇自己立志不嫁,修炼成仙化作香料树。善良的花娇化作了一株香料树,患病的男人们得救了。人们把这棵树叫作花娇。时间久了,人们忘记了花娇,把娇写成椒。之所以花椒的味道是麻的,那是因为漂亮的花娇修炼时,无情的岁月和风霜雨雪使她变成了麻子。传奇的花椒,既除六腑寒冷又暖胃止疼,而且做菜味道好极了。于是做菜放花椒在成都流传开来。
故事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但至今仍在川南一带流传。《筠连民间文学集成》中,还能读到类似故事。其实,四川人做菜放花椒的历史远比花娇姑娘的传说更为久远。花椒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四川与陕西交接地带。古时称花椒为“椒”,或山椒、蜀椒、秦椒。四川花椒最为名贵,中医处方中称“蜀椒”或“川椒”。
很有意思的是,花椒首次出现在文献中,也是伴随着美丽的女人。在《诗经·椒聊》中,花椒象征着美丽的女人。诗中的美女“硕大无朋”、“硕大且笃”,高大健美的身材既有风度又气质不凡。那时的审美标准以健壮为美,象花椒一样能生孩子。所以诗人才赞美道:“椒聊且,远条且”,一串串花椒的芳香飘向遥远的地方。在《诗经·东门之枌(fen,二声)》描述宛丘郊外的舞会上,象锦葵花一样美丽的子仲家的姑娘,舞姿袅袅、荡人心魂。她送给诗人一把芬芳的花椒作为信物。诗人接受了花椒,也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人们今天也能感受到先秦女子自由、浪漫的情爱生活。
大概是古人相信花椒的香味有助于神灵的胃口,《诗经·周颂》描述周成王时期垦荒、耕种、收获、祭祖祈福情景时说道:“有飶(bi,四声)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意思是放了花椒的饭菜香喷喷,神灵吃得高高兴兴,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国家光大,保佑人民平安长寿。屈原《离骚》说:“怀椒糈(xu,三声,古代祭神用的精米)而要之”,花椒也被巫师用来招待神灵。
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椒浆,即椒酒,就是用花椒浸制酒。当然,不能只是让神灵独自享用花椒,人们还用酱油和酒将其浸泡制成调味香料敬献给父母。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过腊一日,谓之小岁,释贺君亲,进椒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能(耐)老”。皇后妃子们也难以抗拒椒香的诱惑,甚至奢侈地用花椒和泥涂在宫殿墙壁上,每时每刻都能呼吸到花椒的芬芳,且取花椒“实累累、结子多”的吉利之意。陆机《拟古诗》曰:“高门罗北阙,甲第椒与兰”。由此,椒房、椒掖、椒室、椒殿、椒庭皆指皇妃的宫室。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椒房也作后妃的代称。
杜甫的《丽人行》中道:“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这里的椒房就是指杨贵妃。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