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荥阳历史文化(3)

令飒2024-09-03

荥阳有各种文物古迹

荥阳有各种文物古迹181处,国家级2处。织机洞遗址、大师姑城址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荥阳历史文化

织机洞遗址

:织机洞遗址位于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崔庙镇王宗店村北500米,这里为嵩山北麓浅山丘陵地带。洞口高5米,深19.6米,宽12.9米。1984年,荥阳市文物普查时发现动物化石和陶器残片。1985年初文物普查中发现。洞穴呈石厦状,口宽12~15米,进深21米以上,洞内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后经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文化堆积24层,用火痕迹17处。发掘出土大角鹿、披毛犀、羚羊、野牛等动物化石2000余件,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器2万余件。自1985年荥阳织机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调查、发掘、整理和研究,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物,是近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该遗址的发掘考察工作对目前世界人类学争论的焦点———现代人的起源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同时在东亚旧石器文化考古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荥阳历史文化

大师姑城址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处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

城址由城垣和城壕两部分组成。城垣距现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为南墙西段、南墙东段的部分地段、东墙部分地段、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全部集中在城垣和城壕以内,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在护城壕内侧,还有一条商代早期开挖的环壕。

早商环壕位于夯土城垣和护城壕沟之间,和护城壕沟平行分布。其内侧打破叠压城垣外侧的二里头文化层,外侧打破护城壕沟。环壕的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护城沟不同,断面呈倒喇叭状,沟口宽度在13~15米之间,沟底宽度约1.5米左右,沟深4~6.8米之间。环壕下层出土标本破碎,初步判断其时代应在二里岗下层一、二期之间,环壕上层出土遗物时代为二里岗上层时期。环壕内二里岗期早商文化遗存丰富,说明早商时期这里仍是一处重要的聚落。

城址内分布着大量的灰坑、灰沟、房基、墓葬等遗迹,出土有丰富的陶、石、骨、蚌、铜等遗物。

大师姑夏代城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夏代的国与社会结构乃至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城址内部夏、商遗存都十分丰富,对于探讨夏代晚期夏商文化关系、夏商交替年代等一系列我国夏商考古研究中的重大学术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6年5月,大师姑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荥阳历史文化

娘娘寨遗址:

入选2008年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它的发现是河南乃至全国西周城址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郑州地区西周文化遗存几近空白的缺憾。娘娘寨两周城址对建立两周时期居址分期编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重新认识宗周文化因素在各地演变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对中原地区西周封国研究也具有重要突破。

关帝庙遗址:

入选2007年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揭露的商代晚期聚落,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及丰富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大规模揭露,在商代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荥阳历史文化

青台“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广武镇青台村东,临近唐岗水库,遗址突出地面形成高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遗址。民国年间,瑞典人T·J·阿尔纳曾在遗址南部发掘,其所著《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中有记载。1934年,河南考古学家陈云路、郭宝钧等人曾在此遗址中部小面积发掘。1951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鼎、王仲殊、安志敏、马得志等人在该遗址调查发掘,写有《河南成皋广武区考古纪略》,发表于《科学通报》1951年2卷7期。

荥阳历史文化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

明周藩原武温穆王朱朝抡及张太妃合葬墓。该墓壁画内容丰富,顶部绘天空景象,前新月、后红日,中缀星斗。北壁绘宝殿佛龛,龛中佛站于莲座之上,结手印作接迎势。佛像端庄,背光四射,佛左立双面玉女,右立羽童,两侧有展翅欲飞仙鹤。左下方一麒麟,右下方一大象、座前有宝鼎薰香,香烟袅袅,最下为起伏的水波纹。东壁前绘一坐佛,手持钵盂,头顶有一道仙气,气中五人。第一人面像和善,蓄三牙胡须,身着帝王衣冠,似为男墓主人。第二人面目清秀,着王妃衣冠,似女墓主人。其余三人似墓主人亲友。依次为两排前来赴会的菩萨、天女、罗汉、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菩萨和颜悦色,着五色衣;天女眉清目秀,着华服;罗汉面目威严,披袈裟。上排人物坐于莲花宝座上,下排人物坐于碧波中莲花上,皆合掌面佛。佛上面画云霞,云霞中有排箫、横笛、琵琶等乐器一排。整个画面描绘的是温穆王与人为善,死后感动天地,菩萨、仙女迎接死者灵魂升天的隆重场面。西壁的内容与东壁相似,其前佛作诵经状,意为死者超度。其后菩萨上排第一人,手执如意向佛献礼,意在表现温穆王生前敬佛的思想。该墓壁画是研究明代社会生活、绘画艺术和原武温穆王的重要资料,是河南省文件保护单位。

韩仁铭: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碑名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金正大五年(1228)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清康熙年间又曾一度散失,后又发现。碑文左侧刻有金正大五年赵秉文和正大六年李天翼跋语和李献能题铭,详述该碑出土情况。额篆“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10字。碑文隶书,8行,行存18字。记述韩仁做官的政绩和不幸短命后,上级官员令地方以少牢祭祀,以示褒扬的情况。碑文字体疏朗,行笔遒劲,为汉隶书体另一流派。碑额篆书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人之手,世称双绝。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