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安徽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3)

山蝶子2023-10-05

送礼

民间注重礼尚往来,清康熙《石埭县志》载,凡“冠、婚、丧、祭、互相周恤”,交往送礼名目繁杂。

贺婚礼

新友对男家送加联、喜幛、烟、酒、钱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服、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幼嫁”。

丧葬礼

亲友馈送香烟、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米豆等。送香箔之类今少见,送烟、酒、被面、花圈等居多。

祝寿礼

老人过大生日(逢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食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

生孩子未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帽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食品,下半月吃娘家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之俗仍盛,产妇分时吃食品之习已废。

建房入宅礼

建新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糖果、糕点之类贺喜。住进新房时,贺联文曰“乔迁之喜”。亲友发米粉糕相赠,以示“祝发”。

礼节

本县素有“民淳气和”,热情好客之誉。旧时,宗族等级森严,礼节规矩甚多。岁时祝祭必由家族的年长者主持,其他重要活动,须循规蹈矩,长幼尊卑排列有序,称谓言语讲究分寸,座次分上下,出行分先后;见面互行拱手礼,来人先说稀客、“家里座”,随后沏茶敬烟,摆人花生、瓜子之类;送人送至大门外,道一声“慢慢走”、“有空再来玩”;春节期间,幼辈见长辈行跪拜礼,逢年过节,忌讳污言秽语。

认干父

干父称义父,俗称“干老子”、“亲爷”,义子称“螟蛉子”,俗称“干儿子”。旧时,干父认义子,义子认干父,有爱他人之子,收为义子的;亦有崇他人之誉,拜为义父的。确认过程中,有托人说合的,也有当面央求的,经双方同意后,即由“干父”给义子重新取名和做一套新衣。此后双方礼尚往来,但彼此关系往往因“一脚不到满堂空”而疏远,故谚云:“干亲要礼,小鸡要米”。

生孩与抓周

旧时,婴儿出生后,抹干周身用父母裤子包好,三天后小洗(称洗”三朝”),家人亲友食糖粥、糕饼,古称“饬饼会”。等七天和满月之日要大洗、送甜酒(满月送“红蛋”)给亲友报喜。孩子周岁,家人摆上笔、墨、书、砚、算盘等文具和玩具及小农具,由孩子乱抓,称“抓周”,若先抓笔或书,家长尤喜,以此预卜未来。

方言

本县居民多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壮、满等,使用的语言均属汉语方言。境内有四大方言的五种话,即:吴语宣州片的两种话及徽语、赣语各一种,另有江淮官话。分布情况大致是:

七里、贡溪、横渡、兰关的土著居民说石台话,属吴语宣州片石(台)陵(阳)小片,是宣州的特殊一支,跟贵池灌口、太平三丰、青阳陵阳、泾县厚岸的方言比较接近,但城关(七里一带)说赣语及江淮话的居民占多数。六都、七都、七井、河口的土著居民说广阳话、六都话,属吴语宣州片铜陵、经县小片。这种话跟泾县、贵池东部、铜陵等地话同属一类,是比较典型的宣州话。

占大、大演、珂田的土著居民说徽语,属徽语旌(德)占(大)片,跟祁门安凌、黟县美溪、旌德话同属一类。

矶滩、丁香、小河、莘田及七里城关居民说赣语怀(宁)岳(西)话,是赣语最靠北而具有许多江淮官话特点的一支,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东南角等地话接近。此处多数居民为赣语区移民。

上述方言中,宣州话与徽语为本县土著方言,赣语及江淮方言为移民方言。现移民方言的势力扩展,逐渐取代土著方言的地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