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文物普查时,于木刀沟挖出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包公祠》石碑一幢,碑文云:“我关旧有包公祠一座,溯其初始,始于宋,历经元、明以及国朝。其祠旧而新之者,不啻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矣。”
为何在西关建包公祠和“始于宋”抑或“建于明嘉靖”二题,有待专门考证,但建有此祠且年代久远是定而无疑的。碑文清楚地写明,这次重修纯然属于老百姓发起并实施的,修复后,“其栋宇之峻起,画栋之绚烂,金碧之辉煌,以及门楼垣墉之修整,虽异旧真,而精英焕发,殆又过之,所谓跋翼矢棘,振革翚飞者也”所遗旧匾,镌刻着“聪明正直”四个熠熠闪光的金字。无极绝少富商大贾和朱门豪富,耕耘收入极其有限,然而,稍得温饱的人们,自发修建包公祠,且不惜重金,追求华丽。可见,此庙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寄托。
清末民初,包公祠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葺和彩绘加工。白粉墙,青灰瓦的古祠,占地半亩余,坐北朝南,“包孝肃公祠”大直匾挂在黑漆大门上,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将人们迎入祠内。正殿三间,正面是包公泥雕塑像,两旁王朝、马汉,神色严峻,气势伟岸,上方悬挂着“聪明正直”匾,使包公的傲然风骨昭然于世。这次重修的时间,正是天下大乱、官府昏庸、横征暴敛的时代,也是军阀混战。草菅人命的时代,还有屈鬼冤魂最多的时代。这说明,这世风愈劣,官风愈朽,百姓就愈崇尚包拯。曾知否,在包公祠存在期间,香火终日不断,朝拜者中,祷告者有之,大诉蒙冤之苦;号嚎者有之,哭叫雪恨无门,正是“世上包公无,庙里包公假”。
抗日战争期间,包公祠遭日伪军破坏,人们曾偷偷小修小补,但无济于事。直到解放前夕,已是断臂惨桓,殿倾屋塌,衰草残树,一片荒凉。解放后,清整为广场,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1988年被扩宽的正(定)深(泽)公路占用。
包公祠的修建说明了一条真谛:凡是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总是不会被遗忘的,其人其事将永驻人间。同时说明,在封建社会里,民众多么可望出现象包拯这样的“贤人”。这个贤人,不仅要光明磊落,道德高尚,更需要具备足以抵制和压倒一切特权人物的铁面冰心的非凡气质,否则怎敢在“皇帝头上管三分”,办的出打鸾架、闯金殿、铡驸马、诛汉奸等大快人心之事。其实,这些都是老百姓某种愿望的化身,老百姓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满足,就塑造了一个神话了的包公,作为精神寄托。
岁月流逝,如今庙宇虽已不在,唯有残缺不整、清光绪十二年“重修包公祠”镌刻的石碑横卧于城隍庙大殿门前西侧,但享有盛名的包拯仍深得百姓敬仰,包拯一生为官、廉洁奉公、不畏权势,明断是非、威制豪强,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事迹广为世代称颂。效法先贤,正身正己,弘扬美德,传承优良,权力入笼,防腐拒变,廉洁自律,全心为民仍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对官员的衷心期待。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