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邳州人们称为“老了”、“走了”、“不在了”或“去世了”、“逝世”、“病故”、“仙逝了”,忌说“死了”。邳州人讲究寿终正寝养老送终,凡正常老人死亡,儿女们总要让老人死在家中或家中的床上,尽量避免老人死在医院病床上或外地。老人死亡,一般都要办丧事,办丧事也十分慎重、敬重、且规矩繁杂,要经过几十道繁杂而有序的丧礼仪式。
揩光 在生命重危的时候,儿子要亲请理发匠到家中,专门给老人理发,光脸,清除去老人脸上的污尘,梳理好脸上的胡须和头发;以免老人去阴间蓬发垢面,过不去奈河,或受厉鬼欺负。如果是妇人在病危或没咽气之前,要请妇人的兄弟哥在跟前,以证死因,以示永别。在病重危的时候,孝子也要问一下死者遗嘱和交待。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孝子还要给老人理好发须,理好衣服,在左手脖子戴上打狗饼,右手中握着打狗棒,以作决别上路。
穿寿衣 死人穿的衣服叫寿衣,俗称送老衣裳。寿衣的衣料多数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视老人病危的时期,就开始赶做。寿衣料多是棉、绢、绸的,棉、绢的寿衣,取“绵绵”、“眷眷”之意,表儿女之情。寿衣的颜色一般为老蓝、老绿、褐色为多,略带有宗教的色彩,其式样如明朝的装束。男性寿衣多为黑、靛蓝色棉衣、棉裤、棉鞋和长袍、马卦、瓜皮壳帽子、白布筒袜子等。女性寿衣有对襟袄、百叶裙、绣花靴子、勒子冠或巾冠。寿衣穿单不穿双,以“五领三腰”为主,上身五件和下身三件。寿衣要又肥又大,容易穿。同时,儿女做寿衣时不能流泪,泪滴在寿衣上,有死者穿去儿女心中会不安的说法。针眼要大而且稀,线不须打疙瘩。死者平时所戴的喜爱的金银、玉器,都要给死者戴上、挂上,尤其是女性的头饰、耳饰、手饰,都要给戴上。穿好寿衣,儿女和亲属都要守护在身边,并含悲忍泪的叫喊:“爹或娘,别走呀,别撇下俺不管了。”直叫喊到呼吸停上,俗称叫魂。
条灵床 条灵床俗称“小殓”,,老人还未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在沐浴更衣时就要把灵床准备好。灵床为单人床,铺好席片,被褥、枕头。枕头又叫鸡鸣枕,似鸡样,有歌云:亡人头下一只鸡,光会打鸣不会飞,亡人于是迷路了,鸡叫一声向不迷。平放好老人,并把灵床调放在堂屋里,因堂屋是主屋,是一家之主正寝送终时必须占有的灵堂。头部对着堂屋门,俗称“上灵床”或“上灵台”。上面用被子或白布盖上身体,亲人都要在两旁卫护,度过弥留的时刻,谓之“送终”。最怕的是老人突然夜间病故,或没换衣服,或没穿衣服“光着身子走了”,这是儿女们最大的不幸。老人未停止呼吸前,亲人就要把“打狗饼”做好。打狗饼一岁一个,其中有几个儿做几个比较大一点串在中间,似小铜钱大小,其它的打狗饼再略小点,用线穿成串,系在左手脖上。右手放20公分左右长的小木棒,称为打狗棒。据说人死了要去西天,西天是人死后灵魂的天堂,也是儿女祈盼老人亡后去的地方,否则去地狱要受煎熬。在西天路上,要经过恶狗庄,遇到恶狗拦路或叫狗追,这时可摘一个下来饲狗,叫作贿赂狗饼。
打狗饼喂完了,狗还再追咬就用打狗棒驱赶。老人死后,要给亡者口中塞一枚铜钱或玉蝉,称为“口含”从汉代至今都延用。人死后未闭上眼目的,用手向下划一下,或口念“爸(妈)就放心的去吧,”等慰言。人在咽完最后一口气了,要在亡者脸上蒙上三张火纸,两边用秫秸夹住斜放,俗称蒙脸纸,以防亡者闷在腹中气吐出有气味,也忌亲人不忍见死者之意,这种做法始于春秋时期,时称“面衣”,也是鬼的特征。
喊路 喊路又称指路,老人咽气后,孝子中的长子,带着剪好的火纸钱,在长者的带领下,来到村头“十”字路中,燃烧纸钱,并向西北跪磕一个头,口中喊着:“俺爷(或爹、或娘),赴西天大路”,连喊三声,俗称喊路。其意是让老人的灵魂升天,去过天堂的生活。灵床头还要点燃油灯,谓之“照尸灯”或“长明灯”,以防鼠、狗、猫过来破坏尸体,或接上晦气。灵床头还要放一碗半熟的生米,上面交叉插一双筷子,谓之“倒头饭”。床头边靠放“哀棍”又称“哭丧棒”,意思是悲痛无比,须靠扶持。哀杖父亡左手执杖,母亡右手执。
丧杖为柳木制成,几个儿做几个,也有给女儿做的,宜短不宜长,短者以示孝子悲痛而低腰垂头。用柳木做丧杖以示“留丧”,“柳杖”与“留丧”谐音,俗话云:孝子拉丧杖,后世人兴旺。有哀杖意为有后代,后继有人,否则称为无后人。灵床头边还要放上烧纸钱的盆,称为老盆。老盆底下要钻眼,有几个儿钻几个眼。眼意为与地府相通,儿女的钱便顺这眼的钱路,送给阴间老人。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