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南民权习俗(2)

尔琴2024-04-16

三、住

一个院落之中,以座北朝南的堂屋为主房,东西屋为配房。堂屋多为三间为一所,配房二间三间均有。房的质量,贫富有别。解放前,富人住的是灰瓦兰砖建造的四合院,农民住的是泥坯泥墙草作顶的茅草屋,一无配房,二无院墙,三无头门,有的农民是柴作门,有的是篱笆墙。

建国后,农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顺河乡流通村家家住上了新楼房。房子的样式,解放前后略有改变。老式堂屋,门居中,东西各一窗户,后墙不留窗;新式堂屋,门仍居中,两边的窗户较老式为大,且门窗之上均带亮窗,堂屋后墙留二个或三个小对窗。当今,人们对堂屋的建造非常讲究,什么“七封芯”、“透花脊”、严走兽跑、鸽子飞。据知,县东北一些农村讲究盖门楼,设计新颖,明亮大方。或圆圈门,或水沾石,有的还请人书写堂号,门头装点的五光十色,饶有新气。民权风俗,一家人之中,最尊者住堂屋,儿和儿媳住配房。住室均在暗间,堂屋明何作会客用,配客明间是儿媳纺花织布之所。

四、行

民权素称绿洲,道路平坦。过去代步工具甚少,人们赶集上会,探亲访友,全是步行。行路人,为消除寂寞,往一往是边走边唱,俗称“唱路戏”。过去富贵人家出门,履不沽尘,不是骑马,便是坐轿。农民请医生,老年人看戏赶会等;多用独轮木车。生产用的四轮太平车,每逢节日或遇有喜丧大事,往往也用以代步。青年妇女走亲戚,看戏也用太平车,但必须搭拱形车蓬,俗叫“扑楞子车”。过去行医卖药,省亲访友,算命相面的人,常有骑毛驴代步的,也有骑骆驼的。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代步的交通工具日渐增多,架子车、马车、自行车、四轮车、吉普车、小轿车、大轿车等穿梭盈路,络绎不绝,凸凹不平的土路已被柏油路所代替。

民权旧时婚俗十分讲究,一般分为相亲、定亲、下贴、看好、娶亲、完婚、回门等几处程序。建国后婚礼多是简办,集体婚礼也时有举行。本县回族婚俗与汉族略有不同。订婚后,男家要备果品(点心)百斤以上,牛、羊肉10斤以上,鱼两条,衣物数件送往女家,女家相应回礼。女家要向族人、亲戚、近朋每家送果品2斤,以示定婚。完婚日,女方要由其伯父、叔父、兄长、弟弟等人组成一送亲团,坐另车随喜车护送。新娘下车后,要请阿訇主持证婚议式,民权俗称华上头”。完婚毕,男家要设宴席,盛情款待送亲团,按照伊斯兰教规,席上不用烟酒。

老人死后,民权通行棺木土葬,丧葬习俗因死者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少亡者除富豪人家备在棺木外,一般不备棺木;中年死亡者其礼仪也较简单。礼仪较繁者属老丧。老人死亡后,要经过置办棺木,制做寿衣、入殓、报庙、守灵、报丧、戴孝、吊唁、出殡、追祭、圆坟等程序,还要过一七、五七、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等祭日。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丧事从俭,但旧俗犹存。本县回族葬俗按伊斯兰教规规定,死者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戏,须速葬,薄葬。停尸不得超过三天,不陪葬衣物,一律土葬。殡葬之前,要“砌墓”,置办“经匣”。殡葬之日,由阿訇主持殡葬仪式,诵经超度。尔后子侄把,“榻布”放在架子上,亲朋随着送行,女子一般不送葬。丧葬期间,死者家属不设宴待客,远道亲朋,以便饭待之。死者殡葬后七天、四十天、百天、周年、二十年、四十年为祭莫日,俗称“做日子”。祭日请阿訇诵经缅怀死者,本地俗称“走坟”。

民权喜庆礼俗以“老人祝寿”、头生婆儿“圆九”较为普遍。老人祝寿本县俗称“做生”。过生日一般为“花甲之年”。六十六岁祝大寿。乡下有“六十六,割块肉”之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