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濒临黄河中下游,自古文化发达,民风笃厚,习俗繁多,衣食住行,婚姻丧葬,时全节日,三里一俗,五里一规,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加之事易时移,不少一习尚也在演进变化。这里旨就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内容,说说从清末至今不足百年的变化。
清末,劳动人民男的冬戴帽垫,夏戴尖顶林秸糜编的草帽。民国以来,富人多戴呢或毡制礼帽、农民戴猴帽、六块瓦帽、双耳巴帽等。近几年来,帽子的样式更多,男帽有防风帽、防震冒、鸭舌帽、礼帽、军帽、博士帽等等。当然,妇女的头巾、围巾,随着时代的变化,年龄的不同,其颜色、样式也有很大变异,小孩的冠戴更有许许多多翻新花样。
服装亦然,清末民初,男的不论贫富多穿长袍马褂,只是衣料质地有差别,富者夏着丝罗,冬穿毛裘;贫者冬穿粗土布衣,甚至冬露絮,夏露皮,衣不遮体。青年男子一般不穿马褂,穿撅肚子小袄居多。成年男子穿大袄,不扣钮扣,多用衣带(俗称战带)束腰,劳动时将袄大襟掖在战带上。富人夏穿丝绸长衫,农民穿对襟布扣,短单褂(铁路南叫布衫),中青年人也有穿汉夹的。裤子的样式大致相同,清末民初有人穿岔裤(罩在长裤的外面)。妇女穿宽大布衫,袖子肥胖,青年妇女在袖子上压花边。男的长袍和女的布衫襟,都是向右开。扣子种类繁多,如布扣、铜扣、琉璃扣、核桃扣等。衣服的颜色,老年人多穿黑色,中年着蓝色,青年着红、绿色。
民国年间,青年妇女及学生穿旗袍者,多是“洋布”或丝织品缝制。棉线袜有长有短,长过膝盖,短到脚脖。男学生及教职员有穿中山服的,农村青年妇女爱穿大花图案棉袄、棉裤。当今人们的穿着不仅衣料质地超前,而且样式奇多,款式新颖,颜色更能使人眼花了乱。突出的是青年男女的服装,什么港式服、南极服、羊毛衫、牛仔裤、健美裤、直筒裤、休闲服等等。女青年夏天穿裙子也是名目繁多,颜色奇特。
鞋子的变化也不少,清末富人穿靴子和镶鞋,农民穿浅脸圆口粗布鞋,有的穿铲鞋,俗称扳尖子鞋。民国以来,富人穿皮鞋,有的穿洋布帮牛皮底圆口鞋。劳动人民冬穿棉靴,也有穿用芦苇缨子编制的草鞋,俗称草靴子。清末民初,农村妇女缠足(俗称裹脚)之风甚盛,脚越小越好,有的只有三寸长,显贵人家以脚小为美,妇女如不缠足,则被视为奇耻大辱。民国以来,大倡放足,力纠缠足之陋习。
民权地方,群众吃饭的习惯大致相同,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晚饭俗称“喝茶”,陇海铁路以南有一些地方叫“喝汤”、“吃馍”。早饭夏季农民吃馍、喝面汤、米汤、小菜(青菜、豆等),冬季与夏季略同,汤改为糊涂;午饭吃馍、面条,一般不炒菜;晚饭以吃馍为主,不做汤,只烧茶(白开水)。馍的样式很多,如窝窝头、锅饼、饼子、馒头、糊子、角子、包子、烙馍等统称为“馍”。
农村饭菜花样很多,随季节而少变化。麦后富人吃白面,贫者吃杂粮。(杂粮指豆子、谷子、高梁、玉米等)。县西南一些地方,群众喜食醋,大多是自酿自食,家家必备。民权还有个习惯,客人来了,如果家里没有好吃的(如白面、鸡蛋、香油等),就向邻居转借,设法厚待客人。一般家庭,让客人喝酒,通常是四个盘,也有六个、八个盘的。大的宴席,如儿子酬宾,烟酒丰盛,佳肴满席,自不待说。就是酒菜、大件、饭菜上桌的规矩,也是一套一套,颇有讲究的,此不余赘了。
民权人还有一种聚食的习惯,每逢饭时,有男有女(老年妇女为多),端着饭菜,自然地聚成一个饭场。夏天多在树荫下、场边、路口,冬天多在牛屋里,或一家院子里。众多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说,谈论的题目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也有本村新闻,邻村奇事,说长道短,海阔天空,颇有情趣。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