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春节,盐城的街头巷尾不时传出炸米的爆谷声。成群的孩子提篮挂兜争着 炸炒米,主妇和老人也不甘落后,凑合其中。他们兴奋的脸庞和欢声笑语,使人已 置身于春意的氛围之中。 春节爆米花、卜年华的习俗不知源于何时。相传这是一个泊来品,由“洪武赶 散”时从江南传入境内的。明人笔记中曾有诗曰:“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 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粉红佳人觇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 来装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各人所卜之事是否验灵,过后谁也不再去追问 。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爆米花卜年成了过年期间的一桩趣事。人们见到这好似报 春的点点小花,无穷的乐趣便在其中了。
东台民间有端午节吃红萝卜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清同治元年的端午节农民 起义。 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收编了原太平军林凤翔部下的一支叛军,其中有一 个叫詹以安的七品武官,自恃降叛有功,到处横行无忌,军纪极坏。同治二年,李 鸿章派他带领200多人,分乘10余条船到东台大丰一带收购军粮, 船只停泊在“三 昧寺”码头。这些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所到之处,无恶不作。东台地方官也畏 之如虎,小心恭维,不敢有一点怠慢。东台知县高风清,泰州盐运分司(驻东台) 萧风孙,都不敢受理控告詹军的案件,老百姓讽刺他们叫“高(风清)枕无忧,萧 (风孙)遥自在”。詹军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一天,詹以安在东台十字街游荡,瞧见“沈记”熟食店有个姑娘长得美丽俊俏 ,顿时心生歹念,命其爪牙将沈姑娘抢上船,肆意蹂躏。沈老汉与詹贼理,惨遭毒 打,一命归天。沈女悲愤交加,趁清兵不备,
纵身投河自尽。沈女的母亲见状,痛 不欲生,一头撞向三昧寺石碑。这家4口人,只剩一个14岁的女儿。她来到县衙击 鼓鸣冤,知县官官相护,非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她投入监牢。这起冤案,激起了东台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相约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以“关帝显灵”为掩护,数十万民众,一手拿钉耙大锹,一手举着红萝卜头为起义标志,纵火焚烧詹军的兵船。这次起义,詹以安被起义军打死,兵船全部焚尽,知县 吓得望风而逃,人们打开监狱,救出了告状的民女。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胜利,每年五朋初五,东台民间都要吃红萝卜此俗至今仍然存在。
盐阜农村历史上曾流传着清明门前插柳枝的习俗。相传此习俗源于唐代。那时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阜宁喻口(今施庄境内)筑城安寨,到处攻城夺地,斩杀贪 官污吏。土匪恶霸对他恨之入骨,造谣煽动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有一次黄巢起义军在追杀一个贪官时,途中遇一妇 女背着个10来岁的大男孩,搀着个5-6 岁的小男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黄巢感到纳闷,心想,这人要是背着小的,搀着大的,不是省力吗?于是下马问道:“你这个嫂子,为何不背小的搀大的,那 样不跑得快吗?”妇人答道:“背上的大孩是前母生所生,手中的小孩是亲生。前 娘只有这么一条根,我以后还能再生,要是黄巢追来,我就丢下手里小的,背上大的好逃命哪!”黄巢听了深受感动,便如实告诉妇人:“我就是黄巢,专杀坏人,像你这样有 德有义的好心人,我决不杀你!”妇人一听说面前这个人就是黄巢,连忙下跪,哀求道:“你不杀我,你手下人也不杀我吗?”黄巢扶起妇人叫她放心回家。
第二天 就是清明节,为防止部下误杀,黄巢对那妇人说:“你在家门前插上柳枝作为记号 ,我手下人见插柳枝的人家决不搔扰。”妇人连连磕头道谢,回家后,告诉全村子的人,家家在门前插上柳枝,果然平安无事。 从此,每年清明节,百姓们为祈求平安,便在家门前插上柳枝,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