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巢湖庐江地区,民间歌谣中有一种叫“颠倒歌”,又叫“小孩子话”。小孩子呀呀学语时,大人们便教小孩子练口。如:“带小孩,实难熬,蚂蚁过河踩塌桥,葫芦沉底石滚漂,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大轿。东西路,南北走,听见庄里人咬狗,拾起狗头砸砖头,芦花公鸡咬毛狗(狐狸)!”
这样的歌谣,只要一教小孩就记住了,很有意思。蚂蚁过河竟踩塌了桥,听起来纯属胡诌。其实,乡间真有不少类些胡诌歌谣。歌谣开宗明义就叫“诌”,毫不含糊。如:“瞎胡诌,诌瞎胡,错把镰刀当铁锄,一锄砍在枣树上,桑果落了几大箩,张起兜兜拾知了,拾个茄子会‘嘟噜’,回家切着像瓜菜,熬在锅里变豆腐,端起碗来吃干饭,呼溜呼溜喝糊涂,张三吃了李四饱,抱着王二去跑步。说我诌,我就诌,大年五更立了秋,腊月三十下冰雹,打坏荞麦和绿豆;二月初二发洪水,淹没一圩青秫秫,捞着小的一石二,捞着大的打八斗,连着捞了七八个,还没装满烟袋头!”这里便是连着几个“诌”。
还有一些歌谣,有些句子相似,是流传中的“瞎话”,又叫“反唱歌”、“倒唱歌”,或叫“唱反歌”。近几年,笔者在民间搜集了几段“反唱歌”,例如:“太阳出西落在东,萝卜发芽长出葱,天上无云下大雨,树梢不动刮大风;滚油锅里鱼打浪,高山顶上把船撑,东洋大海失了火,烧毁龙王水晶宫;一只蚂蚁踩伤驴,麻雀一口叼住鹰,有人骑刀扛着马,口袋驮驴一溜风,空中兔子咬死狗,老鼠拖猫钻窟窿;一只公鸡下了蛋,蛋中长骨硬如钉,小鸡吃了黄鼠狼,青蛙在把长蛇吞,老太太见了心害怕,胡子吓落剩几根”。
“说我诌,我就诌,大年五更立了秋,寒冬腊月发洪水,淹了村庄淹树头”。“说胡拉,就胡拉,寒冬腊月种棉花,锅台上头撒种子,锅洞底下发了芽,栽了几根葫芦秧,开了一树喇叭花,结了一个大茄子,摘到手里是黄瓜,舀到碗里是芝麻,到嘴却是豆腐渣,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二哭爹妈。”
如另两段“瞎话”是这样道来:“一根羊毛做双袜,爹爹穿了八个冬,奶奶穿了九个夏”。“锅台下面种西瓜,一车最多驮不了仨;放牛小子来偷瓜,两手抱去二十三,瞎子说他看见了,聋子听他说了‘哇’,瘸子说他跟后撵,偏遇秫叶把头割;走到河里洗洗脸,血染河水泛红花,水中冲出小娜吒,指责呛了鱼和虾。”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