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皖南茂林一带。每逢干旱年景,大伏天里,方圆百十里四乡八镇的人们便会组织隆重仪仗到水岭管家洞接龙。
先说管家洞。在泾旌太三县交界处,有一座巍峨高山,海拔千米。西南方向有一圆形沼泽塘,传说有人看见一对天鹅飞落于此,所以叫“天鹅塘”。连这座山也叫做天鹅塘了。还说山上有座庙,住着寄云法师和智能、智聪两个徒弟,香火很是旺盛。出得山门,只见半山腰里有一隆起高坡,叫“前头山”。山下就是水岭吴家,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大村落。
天鹅塘西侧密林里,隐藏着一座享誉遐迩的古溶洞,洞口朝水岭吴家,后身朝铜山管家,人们称之为水岭管家洞。这就是求雨接龙的“龙宫”所在。
六月心里,搅天无云。当你来到吴家,爬山爬到前头山,半个时辰,便会听到隆隆水声,如雷贯耳,颇给人“惊涛拍岸”之感。那就是深洞激水回声共鸣。再往前走,还未见洞府尊容呢,便觉凉风嗖嗖,丝丝入骨,怎一个“爽”字了得!
转眼间,但见一方苍岩翠壁上,古树倒垂,枝虬叶阔。藤蔓牵挂,参差披拂,掩着下半壁那座巨洞,倒像门帘更像刘海,使得这座千年洞府越发显得羞羞答答,神神秘秘。
到了。凉爽洞风和湿润水气携着山林清香和花草芬芳扑面而来,沁人肺腑。抬望洞口,啊!能容得下三层楼房!据说高升(双响)也放不到顶。打眼一望,进深有一里多。大哉,壮哉!天光水雾之中,好一派“洞天福地”气象!
洞顶蝙蝠翔集,钟乳嶙峋。洞口有一龟形巨石,翘首向里,背部青铜色的藓痕苔纹加上前后左右衬着的四块脚石,嗬!“神龟拜龙”,栩栩如生。
洞壁上,天然浮雕连成了片:朵朵祥云下,山水花草,飞禽走兽,形态逼真,鬼斧神工。
进洞左侧,层层石阶,宽窄不一。弧形边沿凸起,圈住内积的泥沙,酷似层层梯田。从顶层到底层,中间一条石埂一拉下来,正好将梯田分为左右两片。梯田上方有一眼清泉,曰“灌泉”,源源不断的流入梯田。所以管家洞又名“灌泉洞”。
说来也怪,左片梯田任你怎样灌溉,它始终满而不溢,被称为“十亩水田”;而右片呢,任你怎样灌溉,它却渗而不积,被称为“十亩干田”。
君不知,左右两片合起来,正好“旱涝保收”啊!难怪农家要来此求雨抗旱了。
进洞右侧,顶部一石乳倒悬,好像人之“喉门咽蒂”。由此向内沿斜坡下行,寒气袭人。有一潭藏于峭壁之下,黑咕隆咚,不见水面。深不可测,恰似龙潭。曾有人推下滚石,“崆峒崆峒”,石雷惊天,半个时辰不绝于耳。一长形睡状石笋,蜿蜒虬曲,自洞口朝深潭方向延伸,好一似“神龙探海”!
喉门似海,侯门似海,龙门也深似海!
这就是神话般的“龙宫”管家洞。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