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歌又称花鼓,是舒城民歌中流传最广泛的一种。它大多是在节庆假日特别是在春节文化娱乐活动时,配合闹花船、挑妲子、车上轿和闹犟驴等民间舞蹈而歌唱的一种民歌。曲调单纯优美,唱词通俗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据传从元代开始流传,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歌唱者多称为“玩友”,歌词多为“望风采柳”即兴创作,内容多是恭贺新春、吉祥如意、历史典故、土特名产、打猜谜语和抨击时弊等等。在长期的传承中,各地逐步形成了类似传统戏曲的“章子”、“篇子”,如“拜新年”、“祝福歌”、“答谢歌”、“三十六出”、“对花名”、“拆字歌”及“反意歌”等。其中“反意歌”表现手法独特,艺术效果出人所料,受到群众青睐。所谓“反意歌”,顾名思义就是正话反说,群众称之为“歪打正着”。歌唱者常借用“无中说有、有中说无”,或“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或“角色错位”、“冰炭同炉”等不合常规的话语来讽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从表面上看似乎说的荒诞无稽,其实荒诞中却暗藏玄机。唱者幽默诙谐,听者趣味盎然。“反意歌”通过步步推进、层层铺垫,引人入胜,结尾一句画龙点睛,锋芒所向,云破天开,针砭时弊,淋漓尽致,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例如,讽刺不按科学态度办事的人为“干柴着火油来救”;“锄掉禾苗草丰收”就是批判“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缪论;“但见贪官不爱钱”就是抨击那些贪得无厌的脏官。
“反意歌”用这种歪打正着的手法,增强幽默风趣的效果,来鞭挞一些社会丑恶现象,使听众笑得开心,乐得有意味。这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人民群众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它称得上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带刺的玫瑰花,也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汤光升)
附:反意歌歌词选
你会扯来我会诌,
竹篮打水养泥鳅。
姐在房里头梳手,
听见外面人咬狗,
拈起狗头砸石头。
老鼠咬住猫的手,
芦花公鸡撵毛狗,
癞癞咕踩死大牯牛。
干柴着火油来救!
(演唱者杨明圣)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