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阜阳市人民的生活习俗(2)

凌熙2024-09-15

 妇女不戴帽,男子戴帽随时令。夏天,农民在阳光下劳动,戴秫秸皮编制的尖顶帽壳或麦草辫编制的草帽,商绅戴礼帽。初冬,城乡男子戴红顶或黑顶帽垫。冬天,戴棉线织的马虎帽、有耳巴的火车推、毡帽等。解放以后,城乡男人多戴军帽、工人帽、冬天戴呢帽、东北帽。近年来职工喜戴鸭舌帽。旧时儿童冬天多戴绣花风帽,妇女顶手巾或蒙丝包头,近年多用围巾裹头。回民习戴白布帽。旧时,雨天戴斗笠或打油纸伞。

饰件

 乡间男子早年喜剃光头,近年多留短发、无饰件。旧时,未婚女子梳独条长辫,婚后挽鬈。辫根和鬈上插簪、钗、针等首饰。扎耳眼,戴耳坠。手指戴手箍,手脖戴镯子。解放以后,女子剪短发,只用钢卡拢发。“文化大革命”前后,喜梳双辫。辫稍缠皮筋。近年来烫发盛行。生活富裕的女青年又有戴耳坠、手镯、金手箍、项链的。城乡居民戴手表者很普遍。

宅基

 旧时农村选宅基,请阴阳先生选定,近年多自选。宅地要高,要平坦,交通要便利,出入无障碍物。农村实行建房规划以来,建房依规划进行。农村宅基要求宽敞,门前屋后有空场,门前有晒粮、堆柴、喂猪、凉粪的地方,屋后多建家厕。宅前或屋后多靠路,但绝对避开大路冲门。宅上种树,以植枣、杏、榆、椿为好,也有的种竹,竹木掩映冬夏皆宜,且可防大风刮房盖。

房屋

 主房以门朝南为好。常有“有钱盖房门朝南,冬天暖来夏天寒”之说。旧时,富裕人家建瓦房,或砖基草顶房,穷苦人家盖土坯草屋或茅庵。门朝南开的叫堂屋。富户有堂屋、东西屋、过道,组成四合院。堂屋多是三间,一门两窗,有五间的,叫明三暗五。后墙均不开窗。富人家有主房、客屋、厨房、仓屋、牛屋。普通人家有三间房的。分一间喂牲口,人畜同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生活逐渐改善,加之娶媳妇,不盖好三间瓦房不结婚,砖瓦房已遍及农村。城市居民住房,向高层发展,80年代后住楼房的渐多。建新房上梁,定在中午,放炮、撒糖,由木工唱歌。梁中间用红纸写“吉星高照”或“太公在此”。近年来,有的写建造年、月、日。柱上帖对联,常写“金龙绕玉柱”、“银虎架金梁。”上梁当午,主人要宴请木瓦工。主人搬进新房,邻里相帮,要招待酒菜,叫做燎锅底。

院落

 城乡居民住处,有庭院,房屋、围墙、门楼组成。官绅富户有大门二门、大门以里砌影壁墙,以大门二门分前后院。门楼有脊架门楼、狗头门楼、土门楼,有围墙无门楼的叫岔拉院。靠颍河的人家,早年喜用砂土板筑围墙,也有用砖砌、坯砌、草泥堆,或用树枝扎院落的。乞丐要饭,不许进院;生人进院前,要先喊“家里有人吗”,待主人出迎,方可进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