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临近滇池,先人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以往,螺蛳壳堆积如山,古称“涡洞”,现存的许多古建筑就建在这一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上。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元代与昆明同设县,明清时期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集镇。2003年4月,官渡区恢复重建了古镇一期,后又进行了古镇二期开发、建设。目前,古镇二期已经完成建设,主要围绕集购物、旅游、休闲、居住、祈福为一体的“千年古镇圣地”主题,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齐头并进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二期具有详细的功能分区,有酒吧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特色科展区、民俗表演区、古玩字画珠宝一条街等。
“我们是从呈贡赶过来逛庙会的,每年的官渡古镇庙会我们都会来,在这里可以买到很多春节传统的食品,还可以观看到滇戏、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表演和民俗表演,你看,我最喜欢舞龙和舞狮子了,看了让人觉得心里喜气洋洋的,过年的味儿就更浓了”在庙会现场,65岁郭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官渡古镇的土主庙始建于唐代,是昆明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并于2008年11月与法定寺、妙湛寺、观音寺一同被官渡少林寺正式接管。土主庙庙会是官渡古镇传统节庆之一,又名菩萨会、迎土主老爷,主要流传在官渡古镇附近的10余个村子里,经过多年的演变,如今已成为一项传统的民俗节日,吸引了不少游客。
“白牛迎土主”大巡游是其主要环节之一。人们簇拥一头雄壮的白毛水牛,在仪仗队的鸣锣开道下在镇内各村游行,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从小生活在官渡社区的车敏说,巡游这种形式一直沿袭下来,只是随着城市的变化,目前范围仅在古镇周边。“近两年因旅游开发的需要,游行队伍通常由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唱花灯等官渡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组成,市民可在逛庙会时赏民俗、看功夫、尝美食。”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