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写的《腊八粥》,记述上个世纪初,民家腊八节吃腊八粥和腊肉的情趣。在山西此节,大多地方人们直到今天,腊肉之类的荤食是不去吃的,保留着“荤年素腊八”的习俗。
素腊八,即在腊八节以腊八粥(又称佛粥)、素饼糕、素汤饭为食。山西是世界的小杂粮王国,豆、米品类繁多,粥一般要用八种原料煮成,与“八”相合,取意吉利,又称八宝粥。晋北大同要加入黑糖以刨冰熬红粥,中午吃黄糕;怀仁、应县等地“和五豆及米煮粥,作腊醋,腌肉,藏冰,诸事皆于此日举行”(《朔州志》)。晋中五更食粥,午吃豆面素汤饭,斋不茹素。太原此日还要以陈醋腌制腊八蒜。晋东南则用肉汁煮粥,秫粉煎饼。晋南多用“五豆、三米”,有的再加上八种干果,谓之八主八辅,山区百姓还要加些蔬菜熬煮。
这种腊八素食,在先秦前却是以肉为祭且食。《风俗通》记腊从“猎”而来,商周时代,人们于年末岁终,野猎禽兽以祭祖祀神、祈福求寿,称“腊祭”,祭日(亦称腊日)并不固定。秦后将此月称为“腊月”,汉代腊日定为“冬至后三戌”(《说文》)。腊祭之猎物多而吃不完,则会腌制晒干以存,形成一种烹饪技术,称为“腊肉”,如上党腊驴肉,曾扬名于明代沈简王牛模,清代光绪年间极盛发达,传承至今为长治名吃。
到了南北朝时代,腊日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荤食亦渐为粥所代。相传佛祖悉达多出家苦修,在尼连河边饥饿昏绝于地,一位牧女将杂粮与野果熬粥给他充饥。悉达多食后恢复体力,沉思于菩提树下,成道于腊月初八。故佛门于此日煮粥供佛、舍粥普渡,民间称为“腊八粥”或“佛粥”。五台山是我国佛教胜地,历史上每到腊月初七便忙乎起来,扫殿洗器,晚上用大灶房直径达二米多的铜锅,煮小米、黄米、红豆、绿豆、红枣、松子及蘑菇等,称七宝五味粥,又称“金粟贡佛”,于次日供佛、自食、施舍贫寒之人。
五台山“佛粥”传入民间,约在宋代形成腊八节食粥之普遍风俗,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同时,五台山的斋食素菜(又称五台菜),千百年来囿于戒规,精烹细做,形成了诸多名菜,成为晋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仅《特色菜肴》一书中就详记有55种之多。其中流传于民间且较为著名的有罗汉菜等数种。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