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民俗 补天穿 天穿节

彦岺2024-05-07

客家民俗 补天穿(天穿节)

客家地区天穿节的“补天穿”习俗同样源远流长,清代各客家地区方志中也多有记载。

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载:“(元夕)后五日,名天穿节,妇女作米糕、糖食祀天,曰‘补天穿’。”

清光绪十六年《花县志》载:“(正月)十九日,仙姬大会,俗讹为‘天机籁败’。各悬蒜于门,谓之辟邪恶;烙糯粉为大圆块,加针线其上,谓之‘补天穿’。”

清同治十年《增城县志》载:“(正月)十九、二十两日名‘天机籁败’,挂蒜以辟恶,又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

清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载:“(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

民国二十五年《龙门县志》载:“(正月)十九日,插桃枝、大蒜于户,以辟恶。”

由上可知,清代客家补天穿习俗主要有两大活动,其一,“挂蒜于门”以驱除邪恶之气;其二,“作米糕、糖食祀天”,除了祭祀女娲娘娘,还祭拜天公。

但宋代天穿节的节俗内容则以“摸石”、“度桥”等形式呈现,如《全宋词》卷九十二葛胜仲《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云:“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诗人故里及为官之地均在江南地区,诗中所言风俗主要是江浙地区天穿节的写照。“摸石”的本源是天穿节民众到河里寻找补天的“炼石”,再手持石头从桥上走过,象征女娲补天的动作。但却在宋代开始演变成为“摸石道”,且民俗寓意也不再是“补天”,而是“宜男”。宋代长期与辽、西夏分割,与金、元对峙,边关地区常年征战不断,因此整个社会由上到下,对男丁的需求愿望都特别强烈,由“补天漏”到“宜男添丁”便自然过渡、演变。

而同时,社会生活相对安定的江西不但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文化上也以特别自信的姿态出现,从精神信仰到岁时民俗,各方面均及其顽强地保留着汉文化的本来面貌。李觏诗“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其“煎饼补天穿”正是唐代天穿节习俗的直接继承。

现代客家的天穿节民俗内容已更加丰富,且不同客家地区随着与当地畲、瑶、壮等各族先民的不断融合,又形成了各自的节日特色。

作为正月半元宵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正值“雨水”节气前后,春耕还不是太繁忙,因此“天穿日”就等同客家人的休息日。客家旧俗,天穿节各行各业都要停止工作一天。因为是日“天穿地漏”,一切劳作也是白作。故俗谚云:“天穿无嬲苦到死”、“天穿无嬲做到死”。天穿日,“上广东”、“过汀州”、“过番”外出务工的客家人,必然不择此日出行。客家民间认为天穿日那天天穿洞了,不管你做什么都不会赚钱,就是赚了钱也会从“天洞”漏掉。

正如增城地区“仙姬大会”久而久之被讹作“天机籁败”一样,部分客家地区也将“天穿日”讹作“田穿日”。该日,人们要吃糯米做的食物,以兆示田埂、坝头更加牢固,不穿底、不穿洞,以保农田作物不受洪荒灾害。“田穿日”一说主要流传于粤东揭西、揭阳一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