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节,多出现在农历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公历4月4日至4月6日)这个时段。西周以前,已有节日风俗,周代规范节日风俗,并将它提升到“礼”的高度。春秋战国开始,历法日趋完善,十九年七闰的四分历出现,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基本形成。“清明”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加十五日,斗指乙,则为清明。
桃江民间挂丧扫墓,有“前三日,后三日”的说法,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三天都可进坟山挂扫,把清明节包括在内,则扫墓的有效时间为七天。在古代,坟和墓有别,平民坟墓叫“坟”,显贵坟墓叫“墓”,如今不存在这种区分了,统一称为坟墓。
清明挂丧扫墓是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养生事死、慎终追远美德的一种具体行为。挂丧扫墓,分个体挂扫和集体挂扫两类。
个体挂扫即一家一户的挂丧扫墓。一般挂扫高、曾、祖、考四代先人坟墓,也有的增加天、烈两代先人,增挂祖茔上溯到六代以至八九代;有的还加挂附近无嗣亲属或客死者的坟茔。挂丧者事先到冥器商店买足配套的挂丧用品,民间一套挂丧用品包括用皮纸制的挂丧钱一柱、香三根、蜡烛一支、钱纸一封、鞭炮一挂,一坟一套。当年入土的新坟,挂丧钱外套红绿彩纸;后来出现了绣球型的挂丧钱,色红,用网袋兜着带往墓地。另带一把畲刀。走上坟头,砍去坟堆及罗围内的竹树茅草,取一根长约三尺的笔直枝杆,取一条挂丧钱挂系到杆顶,将杆插入坟顶。然后插香烛于先人脚头,点烛焚香,烧钱化纸,燃放鞭炮,口中祷念,跪拜作揖。这一处坟茔挂扫完毕,又到别处挂扫。全部挂扫毕,回家备酒饭荤蔬,在中堂神龛前下饭敲磬鸣鞭炮祭拜先人。如果要给坟茔加土、立碑或造墓围,桃江民俗,要在寒食节那一天动土。民间传说,寒食这一天是受了皇封的日子,没有任何煞气,什么地方的土都可以动,不必忌讳什么,不会犯煞。
集体挂扫分支房挂扫和宗族阖族挂扫。
支房挂扫是一个血缘房族的后裔们共同挂扫本房族祖先的坟墓。挂扫费用由本房族成员按户头摊派。挂扫活动前,由房长组织本房各户代表开会做出具体安排,明确挂扫路线,然后兵分数路前往各处坟山挂扫。挂扫完毕,挂丧者集中到支祠或某个中心地点祀祖。
宗族挂扫人员为各房代表,挂扫对象为本宗族的共同祖先。一般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
族长事先会通知各房推选出代表,在约定的日子到宗祠开会商议挂扫事宜。挂扫用品除挂丧钱、香烛、钱纸、鞭炮与各家各户挂扫用品基本相同外,还备有多条响铳,挂丧扫墓时鸣放。有的还增加耍龙、耍狮子等。挂扫完毕,集中在宗祠祀祖。传统各类祭祀有七个基本环节:
一、迎神礼;二、上香礼;三、三献礼;四、侑食礼;五、饮福受胙礼;六、祭五方五帝土府尊神礼;七、省棺礼。
但使用场合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婚育寿诞喜庆庆典祭祀用第二、三、四个环节;丧礼用第一、二、三、四、六、七个环节;各家各户安福神、祭坟山用第二、三、六个环节;在宗祠或支祠公屋祀祖,则用第一、二、三、四、五个环节。
过去清明挂丧扫墓靠徒步出行,如路途遥远,一天走不到,还要投宿酒家;如今扫墓是以车代步。如今每年清明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等组团前往各地革命陵园扫墓,祭拜英烈和革命先辈。此外,时下还流行网上扫墓,使清明节扫墓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清明扫墓的目的主要是追思先辈,勖勉后人,缅怀先辈的光辉业绩和不朽精神,以先辈们为楷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成就前人未竟的遗愿梦想。
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是挂丧扫墓。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不少年轻夫妇携着细伢子在田野、河边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钓鱼、嬉戏,成为清明节的另一类风俗画,画面着实很美,让沉浸在绵绵哀思中的人们,眼睛为之一亮。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