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东北部,南依武威,西毗金昌,辽阔的地域,肥沃的土地,盛产闻名全国的黑瓜籽、红瓜籽、黄河蜜瓜。民勤人民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说起民勤春节习俗,应该从腊八说起。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称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
腊八主要是吃腊八粥素食,民勤传统的腊八粥用五谷(即粮食、大豆、黄米、玉米、扁豆)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享用五谷杂粮的腊八粥。
腊八过后的扫尘也是民勤一大乡俗,民勤一般都在祭灶前清扫完毕,其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说从此揭开春节序幕。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户户也不约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馍,大概有点点那么大小,献到灶台即可。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过年有着蜜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天上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灯火通明,迎来诸神一起过年。
接下来当然要说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的前夜。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但现在多称为“年三十”、“除夕”。当然“除夕之义就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这天也是我们吃、喝、玩、乐的日子,人们在中午便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然后上坟祭奠先人,晚上开着所有的电灯炮和迎来的各位诸神共同辞旧岁、迎新春。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除夕”是熬寿的时间,谁休息得最迟,谁的寿命也就越长,年轻人可是冲这一点也要玩个天大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守岁,即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春怀着希冀,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的精力充沛。
彻夜不眠大概到初一日凌晨四五点左右,长辈们就准备燎天蓬的东西,当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农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卧的方向,牛头朝哪边,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着花炮、烧纸、香、祭祀物品,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从火上跳来跳去,嘴里喊着“东去东赢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满圈了,骡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初一日早起后,开始拜年,相互道贺,走亲串邻,大人要给小孩甩压岁钱,也有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春节好,称为“团拜”。中午全家大小集聚一起开始吃饺子,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还暗以硬币包在饺子中,以扑顺利,家人谁能食之,表示来岁大吉,所以饺子除为“贺岁”食品。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为民勤一种乡俗,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贺春节快乐。
大年初四农村一般就算年正式过完,早上起来开始打醋碳,在火炉里烧一块石头,放在勺子里,用事先调好的醋、油、香菜等浇到石头上,散发出扑鼻的醋味,在各个房间及角浇熏一熏,然后拿一张黄纸铺在桥头或许是树叉上,以表吉利。
元宵节便是正月十五日,也是我国一个普遍的传统节日,吃元宵、闹社火、放烟花、观灯、猜灯谜、荡千米等,在欢乐、吉祥的气氛中结束一年一岁的春节。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