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是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绞胎瓷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制胎,形成了不同色彩的纹饰图案,其色彩纹理使瓷质体现有着本质的不同,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到了北宋时期,河南焦作当阳峪的绞胎技术已十分成熟了,绞胎技艺有了快速的发展,工艺更加完美。由于烧制温度提高,瓷器白度和釉面光泽度有了很大提高。绞胎纹理也更加多样,规则度高,主要以羽毛纹、编织纹、麦穗纹等最具代表性。
焦作当阳峪现存大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是我国目前现存三大窑神碑之一,记载了当年焦作当阳峪窑业之繁荣。碑文记述“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由此可见当阳峪窑场繁盛之状况。江南提举程筠为百灵庙作歌序,全诗34句(七言)。程筠曾任北宋景德镇管理烧瓷的地方官员,也对当阳峪瓷器倍加赞赏:“当阳铜药真奇器,巧匠陶钓尤精致。三日不余方可热,开时光彩真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由此可知当年当阳峪瓷技艺之精美。
1954年,我国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在《谈当阳峪窑》一文中写道:“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窑瓷,除曲阳之定、临汝之汝外,没有一处足以与当阳峪媲美。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台窑终逊当阳一筹。而一些文献所列举的磁州窑或磁州窑型的瓷器,毫无疑问,有一部分是属于当阳峪。”
著名陶瓷考古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先生在调查当阳峪时,把绞胎瓷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宋代绞胎装饰瓷器除当阳峪外,河南宝丰、新安及山东淄博也有发现,但都不如当阳峪的精致。”
由于绞胎瓷在北宋时生产时间较短,产量很低,技术难度大,又随北宋灭亡而绝迹,所以存世极少,市场极为罕见,在中外博物馆中藏品不足60件。
2001年,河南省科技部门对焦作当阳峪失传的绞胎瓷工艺重新认定并高度重视,将其列为省、市科研攻关项目,对当阳峪绞胎瓷工艺进行全面开发,通过科研攻关和反复试制,最终全面恢复了绞胎瓷工艺。新开发的不同风格的绞胎瓷不仅工艺精湛、技法精巧,而且更具有艺术特质。
2006年11月在焦作市政协举办的《当阳峪古瓷研讨会》上,83岁高龄的叶喆民教授又一次来到焦作当阳峪,对当阳峪窑的陶瓷制作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当阳峪窑的产品可与定窑相媲美,有些工艺超过定窑。”他还在研讨会上欣然题字:“国宝当阳峪,神奇绞胎瓷。”
虾子辣椒,贵州省遵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虾子辣椒”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虾子辣椒遵椒一号:果为园锥型,果顶尖、钝,果面光滑、果长...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是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羊肚菌自古就是名扬天下的山珍贡品,位居世界四大名菌(羊肚菌、牛肝菌、松茸、鸡油菌)之首,是价格最为昂贵的野...
碎米芽菜是中国的一道风味名菜,四川宜宾的特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宜宾芽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香、甜、脆、嫩、鲜,并代代相传成为四川家...
关岭断桥糊辣椒采用传统布衣工艺炒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获得国家卫生合格检验标准,其味纯正、喷香扑鼻,香辣可口,健胃消食,营养丰富,多用于餐桌的各种蘸水,各种凉拌菜及卤菜的调味品。其功效:驱寒、开胃、...
古栗烧牛肉,以其风味独特,瘦而不柴,营养丰富,食之醇香可口,在夏邑周边是远近闻名,其主选两岁左右的豫东优质黄牛精肉为原料,融传统配方和现代工艺于一体,配以适量名贵中药材和多种佐料经腌制、蒸煮、真空包装...
湖北武汉,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大都市,近年来也是备受网友欢迎的一个地方,拥有诸多的旅游景点,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也有不少朋友喜欢湖北菜,虽然它没有具体的菜系,但是种类以及口感都是不错的,你知道哪些湖北菜馆...
青海冬虫夏草,青海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海冬虫夏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青海冬虫夏草粗蛋白大约为25%、饱和脂肪酸11.1%~13.6%、不饱和...
鲁锦是山东独有的民间手工提花织造纯棉纺织品的通称。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鄄城是鲁锦的发源地,生产历史悠久。鄄城鲁锦古朴典雅,花色富艳,美观大方,质柔耐用,具有浓厚的乡土...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
说到易门的美食,除了菌子以外,豆豉那鲜美的口感,使很多人难忘。而在当地,关于豆豉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好豆豉出在易门,易门好豆豉出在浦贝,而浦贝好豆豉又出在大梨园老赵家。”一日三餐,虽然是人们一致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