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江苏武进县有“白龙庙会”。其传说也属于“白龙生日”类型:某女河边洗衣时吃了漂来的桃子而有孕,家父责怪其与人私通辱没门风,女遂含冤到附近登仙观跳井。在井中生下两条小白龙。此后,农历每年八月初一,白龙娘娘都要回故乡探亲,也必有一场好雨相伴。
八月十五中秋节,安徽省境内和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有“龙灯会”。龙用稻草或珍珠草扎成,全身满插长寿香,因而被称作“火龙”。
九月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湘西苗族常常在这个时候,过一种古老而隆重的节日棗“接龙”。“接龙”有一家和一寨之分。一家“接龙”,在主人家堂屋中,设神桌一张,摆上红花利米、水酒、糯米糍粑等祭品;堂屋地下,铺一床晒簟,摆五盘制成龙形的粑粑,谓之“龙粑”,和一些首饰、绣品、新衣新鞋等。门外,摆大桌一张,摆酒碗等。桌侧立桩,吊捆鸡、猪等牺牲。仪式由穿红披绿的巫师主持,他点香燃烛、敲竹筒、晃铜铃、鸣锣打鼓、敬酒念咒,然后将猪鸡宰杀,进行熟祭。正午时刻,巫师令主妇携带服饰随他前往寨口井边“引龙”。沿途上下,插以五色花纸。到井边后,主妇将首饰、新衣新鞋穿戴在身上,还要头戴满花银帽、身背包袱戥秤,手提清泉一壶。巫师绕井跳神作法,火炮喧天,鼓乐齐鸣,然后打伞而回。主人和亲友在归途中敲碗欢迎,三跪九叩,接龙入室。到堂屋后,众人跟着巫师绕神桌三匝,再在堂屋中央神桌下,掘一尺多深的土穴,安放坛罐一个,将壶中泉水,倒入坛中,加放水酒、银粉和朱砂,用岩板盖上,谓之“安龙”。安龙完毕,烧香焚纸,鼓乐、鞭炮齐鸣,主人向看热闹的人们,每人散发一个“龙粑”,以示欢庆。
一寨“接龙”,与一家不同,祭龙改用白水牛,而不用猪;在寨子里的公共场坪上设立神座;“引龙”时要求每家主妇都参加,按一家“接龙”的装束,跟在巫师后面,鱼贯而行,蜿蜒如龙,十分壮观。白天热闹一天,晚上还要男女对歌,通宵达旦,尤其是那些老歌手们唱“龙歌”,听者云聚,盛况空前。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