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龙族的“祭龙王”也在三月份,具体日子由族中头人确定。到了这一天,全村人前往清水池,由“佛爷”燃烛、念经,将画有龙纹的纸放到水面上,众人随之叩拜、杀猪杀鸡献祭。三月十五日,云南丽江纳西族居住区有“龙王庙会”。届时,当地群众纷纷赴会,交流生产生活资料,观看和参与娱乐活动。同日,上海龙华镇有“龙华寺庙会”。后三日,即三月十八日,又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乡索布沟的“龙王庙会”。
四月份,还有山西大同城西以祭祀“护法龙王”为主要内容的“雷音寺庙会”。届时,人们先在寺中将护法龙王拜谒一番,然后将其抬到阳合坡,洒以“活水”,再行祈祷。四月十五日,山西临汾县姑射山上有“康泽王庙会”。相传西晋永嘉年间,某村一位老婆婆拾巨卵回家养育,得男儿名橛。后刘渊征民夫筑城,八岁的橛儿应募,一夜城好,刘渊妒其才,欲加害。农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儿显龙形钻向山脚石缝。刘渊拔剑斩之,截断龙尾,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即为“龙子泉”。此泉流量很大,使方圆大片土地受益。于是,橛儿便被封为“康泽王”,泉侧建庙,亦名“龙子祠”,庙会延续至今。四月十五日这天,还是云南中甸一带藏民同胞的“祭龙王节”。祭礼一般在山脚草地举行,并有丰富多彩的歌舞、体育活动。
五月端午节前后,江苏、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香港、澳门等地均有“龙船赛会”,即“龙舟竞渡”,有的地方称“龙船节”、“龙舟节”或“龙舟会”。除此之外,五月份还有“分龙日”。据《清嘉录》和《避暑录》载,吴越习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次日若有雨,即为“分龙雨”,认为“雨日易调顺,岁必有秋”。民间有“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拉巷堂里”和“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的谣谚。分龙日之前,“夏雨时行,所及必遍”;分龙日之后,则分方行雨,“每雷起云簇,而不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二三里,亦有不同”,有“夏雨隔爿田”之说。蔡云《吴愉》诗写道:“南阡朗日带长虹,北陌顽云斗疾风。偶凑分龙得新雨,山村水荡说年丰。”还有“四月二十为小分龙,五月二十为大分龙”的说法。不管哪天分龙,只要“分龙次日雨”,就“主丰稔”。分龙之后,五六月间,常常雷起云聚,忽然落雨。浓云中远见若修尾垂地,蜿蜒曲伸者,民间谓之“龙挂”,即“雨止乎一方”。龙挂看上去是相当壮观的,我们从钱谢庵的《太湖看龙挂》诗中就可领略其风采:“羲和抛丸走流汗,银刀划空云脚断。水声惊起洞庭君,六只老龙飞出云。苍鳞细如蛇蚓结,白波四面作人立。吸干具区三万顷,雨气斜翻半天湿。蜻蜓阵散风色凉,吴娘缆船炊饭香。珠宫卷绡伺龙睡,西峰日轮红未坠。”
农历六月六日为“晒龙袍日”。民间有“赛龙袍日兆”的俗信。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出晒衣服,认为如此即可免遭霉渍和鼠啮。此日多为晴天,若遇雨,主秋季雨多成灾,有“湿了龙袍,淋破蓑衣”的民谚。在鄂西土家族聚住区,六月初六则是传统的“晒龙袍节”。相传这一天是土司王覃厚遇难血染龙袍之日。因此,家家都要在这天翻箱倒柜,将所有的新衣服好衣服拿出来曝晒,并以村为单位,杀牛一头,以示祭念。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