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文化里的鸡文化

糖豆微咸2024-01-01

客家文化里的鸡文化

鸡,又称窗禽。自古以来它被人们看作吉祥物,它在客家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凡饮食起居、礼尚往来、婚丧喜庆、岁时节日、迎神赛会……总离不开鸡的形影。在古代,没有报时的钟表,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何时天亮却是由公鸡报晓来决定,人们信赖公鸡,是因为公鸡有信德,报时从不会报错,古人说这是“守夜不失时”,是信德的表现。

俗话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按今人的话说,就是鸡有勤奋、准确、守纪律、不误时、认真负责的好品德。晋代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鼓舞着人们的斗志,被誉为“人之楷模”。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我国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养鸡在我国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

俗话说:“还生望生日,死哩望设七。”做生日、祝寿要杀鸡欢庆,亲友间得用鸡囡子(小母鸡)作为礼物相送。人死了则每隔七天特别逢上“三七”,以至每年扫墓,子孙都要用“三牲”隆重祭奠,而“三牲”以鸡为首,再加鱼和猪肉。

至于女人坐月子的时候,娘家更要送足够数量的阉鸡给补养身子。婴儿出生,也要先杀一只雄鸡敬祀天神,敬祀毕便用它来炒姜酒给产妇吃;以后每天要杀一只阉鸡煮姜酒给产妇下饭,直至弥月。此外,鸡在客家饮食文化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做主料还是充当辅料,在菜肴中不可或缺。

旧时,在一些客家地区还有一种奇特的婚俗,叫“隔山娶”,鸡的身价更高。原来当地的很多年青男子出洋谋生,他们的父母便托媒人找个儿媳,娶回家中。因为新郎不在家,就提一只公鸡先做“替身”。新娘入门时先跟这位“小叔子拜堂。婚礼完了新娘再出洋去寻找自己的丈夫。

客家人对鸡可谓情有独钟,他们大都深信不疑鸡和鸡血可以趋吉避邪。在客家,民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鸡能赶鬼。据说鬼都在夜间出来活动,而鸡一打鸣,宣告黑夜结束,天要亮了,这时,鬼便会仓皇逃窜。至于红色的鸡血作用就更大了,它既可以招来大吉大利,还能警示邪恶,对魑(chī)魅魍(wǎn)魉(liǎng)产生恫吓和威慑力量。

因此,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鸡——它几乎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保护神”。如过春节贴新联或贴用红纸剪的公鸡作门神要抹雄鸡血;丧家礼佛忏要宰雄鸡涂血“施符”;修坟竖碑要拿鸡“割红”求“利市”(兆头好,行大运);祭祖时要“打血纸”(把鸡血淋滴在冥纸上)压墓头;“转火”时在庭前摆一张八仙桌,用“三牲”(鸡、鱼、肉)祭祀天神,之后又到厨房祭祀灶君爷,还要“割红”,用雄鸡血在八仙桌周围滴一圈并抹红灶门以驱邪,接着才大放鞭炮以示欢庆。由此可见,客家人把鸡和鸡血简直当作祛恶避凶、求吉保安的万应灵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