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北霸州胜芳古镇(4)

腾骏君2023-12-02

胜芳古镇的四座桥

胜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o赵世家》,战国时(公元前278年)称“武平”,后改名“渭城”,北宋时,取朱熹《春日》诗意,定名为“胜芳”。到明永乐年间发展成了著名的商埠,成为富庶繁荣、风景秀丽的北方水乡。清乾隆时,胜芳以座拥七千余户、人口辖两万、行业齐全、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商贸中心,被冠以小“天津卫”称谓,跻身“直隶六大名镇”。

古镇胜芳历史上以水而闻名。中亭河依城而过,属海河水系,因此,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胜芳的货物人流通过古运河,南可下苏杭,北可上京师。

胜芳镇内由一条从东南流向西北的呈倒淌之势的穿心河与中亭河相贯通。

胜芳的水乡美景不同于小巧玲珑的南方水乡,也不同于白洋淀的纯自然风光,而是具有厚重的典型的商业文化特质。

凡是有码头的地方必定有桥,凡是有桥的地方必定有熙来攘往的人群和商铺。胜芳在历史上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数百座,流传至今的只有四十五座,而最有名气的有四座。

通济桥

通济桥俗称东桥,位于河东太平街与老镇中心区中山街原龙王庙门口处。始建于元末,到明永乐末年(约1420年)建成能过小型车辆的木结构桥梁。清康熙年间(约1700年)建成石木混合结构,桥面宽4米,桥长约30米,中间有活孔,活孔净跨7米有余。2007年拆除重建。

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西桥,座落在穿心河西通往中山街的河面上。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约1341年),明永乐末年(1424年)改建为木结构桥梁。后经多次改扩建,到清康熙年间(约1700年)建成宽4米,全长约36米,中间有活孔,下能过船上能通车马的桥梁。

解放前后分别进行过两次大修,2008年加固了拱券,替换了栏板、栏杆。

永济桥

永济桥俗称北桥,位于穿心河北原柴头市街与古镇中心区永济路北口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1420年)。民国25年(1936年),从天津请来建天津金刚桥的营造商对原桥进行落架重修,建成全石桥台,钢桁架桥梁、钢制栏杆(此材料、材质与金刚桥相同),桥面以松木板铺之。2008年再次进行加固大修。

普济桥

普济桥俗称新桥,座落在镇内古河道下游,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解放前后分别进行过大修。2008年再次进行加固。

胜芳元宵灯会

胜芳花灯源流古久,元宵灯会明初已经规模宏大,闻名京津华北。胜芳花灯是一个庞大的独立发展系统,由盂兰盆灯会、元宵冰灯和元宵花灯三部分组成。盂兰盆会又称中元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渔民祭鬼放“河灯”。99只舴艋小船在河内一字排开,每船乘三人,一人持篙,二人放灯。“灯手”由油浸色纸作底盘,上面用粉色纸做成一尺大小荷花灯,燃蜡后,一个一个次序放入水中,供两岸拥挤民众观赏。

元宵冰灯诞生于河南苇荡间高地渔民聚居区。佳节将至,渔民自东淀采来大块冰凌,运至早已搭好的宏大苇棚内,能工巧匠昼夜不息,各显绝技,精心雕刻成一百多尊神佛像。胜芳元宵灯会的会演形式,最早是在街心老爷庙前中心广场搭起一座高二米,面积六十平方米左右的灯台,俗称“鳌山”。灯台上吊满数百种精选出来的各式自制花灯。

胜芳元宵灯会历时五天,自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八结束。胜芳灯会期间,白天七十多道古老民间花会踩街巡演,戏院书馆、酒肆茶楼等全天候义演。入夜,百姓云集鳌山周围观灯听唱,鳌山上民间艺人轮流表演,喧哗沸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地域环境及城市建设的变化,胜芳灯会增添了新的灯演形式。

每年一度的胜芳元宵灯会,充分展示了胜芳人民的才能智慧和创造精神。它不仅丰富活跃了当地人民的春节文化生活,而且为胜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