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伯公” (土地神)是客家人千百年来热爱土地的敬仰民俗活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到伯公庙上香,此活动深受当地客家人喜爱。
客家人对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诚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区的一种普遍的风俗。记得童年的时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乡,经常跟随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显眼的砖石砌成的小神龛里烧香膜拜。每一次烧香的时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纳福,五穀丰登,六畜兴旺。原来这个小神龛,人们都称为土地庙,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
一个地方的保护神,有的人也称为土地公,但是客家人普遍喜欢称为伯公,这个名称从何而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民俗考古问题。
有的学者把伯公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伯益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一定的根据。伯益原是上古舜帝时代的人,舜帝曾经命他辅佐夏禹治水有功,当夏禹继承帝位以后,伯益便成为禹帝身边的功臣,而伯益又非常勤奋,带领百姓到各地开疆辟土,安居乐业,帮助农耕牧畜,使人民在新开辟的土地上创建生存生活的牢固基础,所以伯益就受到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共同的崇敬。至于后代历史上的客家人,则是一支从黄河流域向南迁移的汉族民系。
他们的子孙不断地又从大江南北迁到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各省,后来又迁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国,至今客家人的足迹遍布到世界各地,所以客家人算是汉族中最典型的善于迁移创业的民系。
客家人迁移到每一个新的地方,都要经历过艰苦的奋斗。既要和大自然作斗争,又要善于和当地的土着民族周旋共处,如此才能立下牢固的根基,所以他们的心目中必然要祈求一位能够保佑他们的神祇。于是客家人就会想起上古时代伯益领导人民创业的历史传说,顺理成章地把伯益当作客家人的保护神。所以将伯益称为伯公或大伯公。这就是客家人对伯公这个名称由来的一种传说。
客家各地设置的伯公龛非常普遍,几乎每一个小乡村都有一座土地庙,比中国的城隍庙更为普遍。中国的城隍,是每一座城市的保护神,一般在县级以上(包括大乡镇)的城市才有资格建立城隍庙。而坐镇城隍庙的城隍爷,都有具体的姓名,而且历代有所不同。一般都喜欢一些对城市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作本城市的城隍,如文天祥曾经是杭州的城隍,陈化成曾经是上海的城隍,蔡襄曾经是福州的城隍,而其他每一个小县城的城隍也都由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来担任。但客家人的伯公就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对上古时代伯益的崇拜。
随历史的发展,客家有些地区的伯公也会举出一些具体的历史人物来崇拜,最典型的地方就是远渡南洋马来西亚开辟槟榔屿的历史。
槟榔屿本是南洋马来西亚北部非常荒凉的岛屿,大概十八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有客家广东大埔人张理、丘兆进和福建永定人马福春三人,共同远渡来到槟榔屿,在那里的海珠屿定居,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创建了家园,奠定了生存发展的基业。后来就是由这三个客家人,又陆续引来了许多客属华侨到这里来开居创业。这三位最先创业的人,都是热情和善,对后来的华侨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扶持,特别对于一些初到南洋而衣食困难的华侨,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同济堂 (同舟共济的意思),帮助这些特困的华侨度过难关,使许多客属华侨在槟榔屿都能安心定居,共同开荒建设,终于把槟榔屿开发建设成为一个非常繁荣美丽的岛屿城市,也成为后来马来西亚全国第二大城市。
槟榔屿的居民人口,绝大部分都是由华侨,特别是客属华侨构建的。现在槟榔屿通行的地方语言,还是以客家话为主。许多马来西亚的华侨实业家都是从槟榔屿发展起来的。所有马来亚的客家人,都怀念最先来到槟榔屿创业的张、丘、马三位客家乡亲。后来这三位客家先贤病逝作古,槟榔屿的客属华侨就把他们合葬在一块石岩之侧。为了尊敬他们,不敢直呼他们的姓名,一律称他们为伯公。因为张的年龄最大,又称为大伯公,丘的年龄第二,称之为二伯公,马的年龄最小,称之为三伯公。
清嘉庆四年(1799),经永定客属华侨胡靖倡议,在这里海珠屿的大榕树下建立, 一座大伯公庙,供奉大伯公、二伯公、三伯公的三位神祇。一方面感激三位伯公对槟榔屿的创业和对乡亲们的扶持之恩,一方面也希望伯公在天之灵的保佑。此庙现在已成为槟榔屿的重要文物古蹟,香火非常旺盛。庙内还有清光绪十七年(1890)槟城领事张煜南题写的楹联:君自故乡来,魄力何雄,竟辟莽榛蕃族姓;山随平野尽,海门不远,会看风雨起蛟龙。壮哉!这里概括了客家人对伯公崇拜的共同心境。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