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蒙古族民俗风情

宿醉2023-10-06

蒙古族民俗风情

旧时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并修建了众多的召庙殿堂,目前仍在一些年岁较高的群众中流行。蒙古族民间传统习俗是了解蒙古民族繁荣发展历史的窗口,是祖国社会文化宝藏之一,其保护与完善将对加强民族团结,繁荣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将蒙古族的主要民俗风情作以下一些介绍。

白月

蒙古族把夏历正月称为“白月”,蒙古语为“查干萨拉”。蒙古族崇尚白色,把岁首之月称为白月,以示生活纯洁、美满、吉祥、幸福。在白月中,要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腊月二十三要“送旧”,过“小年”,进行祭灶,祭火的活动。大年三十要“守岁”,合家老少要祭佛、祭祖、拜长辈,吃年饭。正月初一至初三,要更新衣,换骏马,前往近亲挚友家拜年贺岁。初三以后,男人们多到远方和一般亲朋好友家去拜年,恭贺新年快乐,合家平安,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远方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音译。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据传始于汉代。一年一度由一旗或数旗联合在农历七八月举行,每次一至数日,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掠,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象。大会上不仅有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项目,拔河、蓝球、下蒙古象棋等体育比赛,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琳琅满目的物资贸易交流。如今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草原上集体育比赛、文化娱乐、经济贸易、庆贺丰收为一体的综合性盛大节日。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节日期间,牧民们纷纷穿上节日盛装,乘马驱车来到指定的地点。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赛马。参加赛马的全是二岁小马,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和发展。同时,还要杀羊宰牛,煮手扒肉、炸果子,准备奶食。待赛马结束后,人们便分别入席,畅饮马奶酒,席间歌声不绝于耳,琴声萦绕动听。直到天边升起晚霞,牧民们才纷纷离去。

蒙古族婚前习俗

蒙古族极为看重男女婚姻。在子女成年后即行操办婚姻大事。在举行婚礼前一般要经过择偶、求婚、定婚、送聘礼等过程。旧时蒙古族择偶一般通过自由择偶、媒人联姻和父母包办3种方式进行。择偶后,男方家长要打听女孩的生辰八字,经占卜测算相合后就正式求婚。求婚通常媒人、男方父母要多次登门才会被女方家长应允。求婚时要唱“劝嫁歌”,以求恳切、真诚。定亲时,男方要携带整羊、哈达、酒前往女方家中,女方则邀亲朋好友作陪喝“开口酒”,表示定亲。定婚后男方家要择期送聘礼,聘礼多为哈达、绸缎、妆奁、首饰和牲畜,牲畜多为奇数,并崇尚白色,羊数常以九为基数,最多可达九九八十一只。送聘礼后要举行宴会,以祝联姻。

备婚礼

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为男女双方筹办婚礼的协商仪式。是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献哈达、敬酒,互诵赞词,然后双方具体商定举行婚礼的事宜。一般男方要准备婚宴用酒、蒙古包以及新郎新装,而女方也要准备新娘的嫁妆和用品。双方还要就择婚期、通知亲友等事宜进行协商。

受赠礼

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为婚礼日男方父母在婚宴前正式接见宾客、受赠礼品的仪式。一般先由宾客代表向男方父母献一银碗鲜奶、两小盘圣饼,供二位主人品尝。然后宾客依次献礼。

订婚礼

蒙古语为兀喇戈陶戈塔为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恋爱一段时间的青年男女,经双方家长议定后,正式举办订婚仪式,日期由男方请喇嘛择定。时日,在男方家摆设宴席,请女方家父母、媒人及近亲挚友参加。席上摆放糖果、奶食、美酒和手扒肉。席间互敬赞颂之辞,预祝幸福美满。

蒙古族迎亲习俗

蒙古族的婚礼十分复杂、热烈、豪放。婚礼日,盛装的新郎要由祝颂人(即婚钦)、亲友等陪同,乘马备喜车前往女方家。出发前要喝“上马酒”,以壮其行。到女方家后常见到闭门拒纳或女方亲友半围蒙古包前拒娶的态势。这时男方祝颂人则上前善加解释,并用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向女方盛赞双方联姻之喜庆,直到被准许才能入屋。入屋后要拜佛、拜火、拜祖先,然后由女方家备宴款待。宴会上,往往要进行“讨小名”“吃羊颈肉”“争沙恩”(沙恩即羊拐,象征紧紧相连之意)等仪式,在各种礼仪赞歌声中,姑娘小伙子们戏耍喧闹,你争我夺,气氛十分热烈。新郎新娘出发前,要围绕灶火或蒙古包绕三圈,以示留下福禄,然后在送亲队伍陪同下前往公婆家。一路上,女方亲友或抢物品,或抢帽子,让男方夺回,耽误时间,以示留连之意。如果新郎帽子不慎被女方抢下,则要返回女方家,重新设宴接新娘。在离新郎家不远处,队伍要停下来,向新娘敬“开口奶”,以示到了新家。

迎亲宴

蒙古族婚姻习俗,当男方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首先由女方举行第一道宴,称为“求名宴”,即由男方祝颂人以唱歌的形式向女方求问新娘名字及年庚属相,女方祝颂人以歌作答。然后再由女方考问男方。最后由新郎献上一把精制的蒙古刀。迎亲过程中,女方还要准备第二道宴,称为“沙恩吐宴”。“沙恩”为蒙古语,即牛羊的膝盖骨,俗称“拐”。席间要唱“沙恩歌”,用“沙恩连骨”赞颂男女双方联姻之美。

蒙古族婚礼习俗

蒙古族的婚礼又庄重严肃,又热情欢快。婚礼开始时,新人要拜天地、拜灶火、拜祖先、拜公婆及亲友。礼毕举行婚宴,与宴宾朋纵情饮酒欢歌,翩翩起舞,把婚礼推向高潮。婚礼之中,自始至终回荡着幸福吉祥的歌声。歌曲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劝酒歌”“敬酒歌”“婚礼歌”“亲家歌”“赴宴歌”等等。婚礼往往要持续两天以上。婚礼结束之后,男方要另设宴欢送送亲人返回女方家。

好来姆

蒙古语,意为“婚礼”。旧时蒙古族民间婚姻习俗,迎亲日到来,新郎与伴郎、媒人等迎亲人于清晨前往女方家。女方家人及亲友在蒙古包外围成半圆形人墙阻挡迎亲人进屋。此时由男方德高望重、善于辞令的迎亲主持人,向前祝贺,盛赞双方家族,表明迎娶之情。入包后,新郎要先面北拜佛、拜火、拜见女方父母亲友、敬献哈达和礼品,然后摆酒庆贺。宴闭,新娘身着盛装,头戴红面纱,由伴娘陪同走出包外。在送亲歌声中,新娘骑马绕蒙古包3圈表示惜别后,在送亲队伍陪同下,与迎亲队伍前往男方家。虽然在送亲人的百般善意取闹下,新郎通常能抢先到家,再率家人迎候。到男方家后,新人要先通过篝火以示生活兴旺,然后入包拜佛、拜火、拜父母、拜亲友,互赠哈达。婚宴中,新人在祝酒歌声中向宾客逐一敬酒致谢。婚宴后众人纷纷唱歌跳舞以示祝贺。婚礼通常要持续数日。

婚礼歌

蒙古语称“好来门道”。蒙古族婚姻习俗,是蒙古族婚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婚礼歌有的由专业歌手演唱,有的由“婚钦”(即婚礼主持人或祝颂人)演唱,还有的可以个人即兴演唱或集体演唱。婚礼歌紧扣婚礼进行的程序,表现了对新婚男女的热情祝福。婚礼歌名目繁多,有祭灶词、骏马赞、劝酒歌、送亲歌、亲家歌、聘礼赞等等。不同地区的婚礼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略有不同。

吃羊颈肉

蒙古族民间婚姻习俗,因羊颈肉坚韧耐嚼且难于拆开,所以婚宴之中女方常给新婚小伙子吃羊颈肉,甚至在椎骨中插入柳条木棍,使其更难分开。如小伙子不能吃开羊颈肉,则要罚酒。吃羊颈肉寓意夫妻坚久不离,恩爱永在。

拜灶礼

蒙古族婚姻习俗,为新郎迎娶新娘回家后入蒙古包时的重要仪式。是时,蒙古包正中灶中燃起旺火,旁置羊胸骨于盘中,缠以彩带,插以燃香。新娘头蒙面纱,在新郎嫂嫂或女方伴娘搀扶下向火灶跪拜。祝颂人高声吟唱“祭灶词”,同时向火中洒些油、酒和肥肉片,使火更旺,寓意生活兴旺发达。新婚夫妇向灶火行三拜九叩大礼后,要拜见男方父母和亲友,并接受亲友礼品。

蒙古族首饰

蒙古族民间服饰的组成部分。主要有蒙古礼帽、头巾和风雪帽。蒙古礼帽是一种略呈椭圆形,四周有宽阔或稍窄边檐的帽子。一般用黑色、深棕色或灰色精制呢料制成。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有丝带花边。蒙古族头巾为丝绸织物,白色或其它颜色,长数尺。平时缠于头上,留五寸左右垂于右侧耳旁,天寒时可将头顶和下颌、脸颊包护。风雪帽又称“蒙古帽”,为牧民冬季所戴。其帽筒为三角形,向帽顶部自然渐尖,尖顶处常缀有饰物。棉或毛皮为里,精美绸缎为面。帽筒下侧宽大,可盖护至前额、脸颊、颌甚至脖肩部,边缘镶有狐狸皮,美观文雅。蒙古族首饰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适应游牧生产和生活,具有防风、防晒、防沙和防寒的作用。

蒙古袍

蒙古语称“特尔利克”,蒙古族民间传统服装。蒙古袍为一种长袍。袍子长而宽大,高领长袖,右开襟,下端不开衩。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有花边。可分为单、棉、皮袍三种。单、棉袍适于春、夏、秋三季穿用,皮袍限于冬季寒冷时期。单、棉袍一般以布、绸缎、织锦制作,皮袍如吊面则多用布、化纤织物制作,但多直接用光板羊皮缝制,镶以花边。男袍一般多为深蓝色、天蓝色、褐色,女袍则多为红色、绿色、黄色等。穿着时,男袍多将襟上提,既便于骑马,也显得威武慓悍,而女袍则自然下垂,更显温柔典雅和女性曲线美。腰间常束一条长达丈余的腰带,布或丝绸面料,多为桔黄或金黄色,与袍子颜色相协调。蒙古袍与牧业生产生活相适应,夏季可防蚊虫叮咬,冬春可以防风防寒、保温护肌,夜晚还可铺盖。

蒙古坎肩

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牧民有穿坎肩的习俗。坎肩多穿在蒙古袍外,无领无袖,多为对襟或大襟。普通坎肩有长短之分,青年男女多穿大襟短坎肩,已婚妇女则穿对襟长坎肩。各种坎肩均以绸缎为面,锦缎镶边,有各种鲜艳美丽的图案。在结婚喜庆、节日礼宴时,蒙古族还穿着一种礼仪坎肩。这种坎肩面料十分考究,多用柞丝绸、丝绒、平绒或各色织锦缎制成,并用各色库锦镶边,上绣五彩缤纷的图案,缀有金光闪闪的金属片,光彩夺目,华丽典雅。更增加了节日和喜庆的气氛。

蒙古皮靴

蒙古族民族服饰,皮靴分为新式和旧式两种。新式皮靴俗称马靴,用光面牛皮制做,多为黑色,靴腰细且高。旧式皮靴多用涩面并压有网格花纹的香牛皮制作。靴头粗大,靴尖上翘,靴筒较新式皮靴宽短,呈马蹄形。靴底多为皮底,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旧式皮靴蒙古语称“固都逊”。蒙古皮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也是长期适应草原自然环境的结果。穿着马靴骑马可以保护裤子,防止磨损腿部皮肤,还可避免勾挂马蹬。行路时能防蛇、防虫、防沙、防磨,减少行路阻力。冬季内套毡袜还可以防寒防冻。

蒙古毡靴

蒙古族民间服饰之一,毡靴由羊毛或牛毛经模压后形成,俗称毡圪挞。毡靴毛毡质地紧实,耐冻防寒性极好。靴体宽松,靴筒高近膝盖。牧民穿上它在冰天雪地之中从事放羊、放牛等牧业劳动时可以防止冻伤。新买的毡靴因质地坚实,需用木棒将靴踝部敲软,穿着走路才比较舒适。靴内可以垫马鬃以吸汗防冻,还可以套穿毡袜保温。

马海靴

蒙古族传统靴子,一般用布料制作,靴面的不同部位绣满了各种具有蒙古族风格的精细的花纹图案,层次分明。男靴质朴大方,通常在深蓝色或黑色底布上用白色丝线缝出各种花纹。称为“套格其呼”。女靴比较讲究,常绣有佛手、杏花、山丹、牡丹等花卉图案,穿着柔和舒适,美观耐用。

蒙古包

蒙古族民间民居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古代时称“穹庐”“毡包”“毡帐”。据《黑龙江外记》载,蒙古包是满语对蒙古博的俗读,蒙古语称为“蒙古勒格勒”。蒙古包呈矮圆柱尖顶形,包顶高3—5米,围墙高1.8米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蒙古包由四大结构组成,即哈那(蒙古包周围的可展开、收回的围墙)、套那(蒙古包顶部的天窗)、乌尼(架在哈那上用以支撑套那的檩子)和哈勒格(蒙古包门)。蒙古包外围用一至二层毛毡覆盖,用毛绳捆实。蒙古包以哈那的数量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哈那、6个哈那、8个哈那、10个哈那、12个哈那,哈那越多面积越大。夏季,牧民多将哈那略为束紧,使围墙直径缩小,包顶升高,以便凉爽防雨;冬季,牧民则将哈那略为展开,使围墙直径加大,包顶降低,以便保温防风。

递鼻烟壶

蒙古族交际礼仪风俗,进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拿出鼻烟壶来待客。鼻烟壶一寸见方,口小肚大形如扁瓶,也有的呈葫芦形、桃形、元宝形。质料多为玻璃、玛瑙、玉石、翡翠或金、银、铜等。鼻烟壶制做十分精美,个个堪称工艺品。五彩缤纷的图案或装饰在外,或画于内壁,山水鱼虫、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人物造型,精制绝伦。壶内装有鼻烟(一种粉末状的烟草)或药草,嗅之爽脑提神。鼻烟壶常装在绸缎荷包中系于腰间。与客相见递鼻烟壶是蒙古族表示友好、尊敬的习俗。同辈相见,应用右手递壶,左手接壶,互相交换。然后将壶中鼻烟倒入手心一点,用手指蘸一点抹在鼻孔一闻,闻后相互归还。如晚辈见长辈时,则要鞠躬曲身,双手恭献或接下鼻烟后,闻后相互归还。递鼻烟是一种十分庄重的礼仪,表示了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的良好风尚。

勒勒车

蒙古族牧民常用的一种木制大轮车。多用桦木或柳木制做。车轮高约1米,车身重约百斤,可载重300—450公斤,日行约30余公里。每车用一头牛来拉,一人可驾驭数辆,适于在草原、沙漠、雪地等行走。亦可将数十辆勒勒车首尾相接形成近百米长的车队,十分壮观,也形成了草原上特有的风情。现在已多被胶皮铁轮的轴承车所替代。另外还有一种“蒙古轿车”,是一种在勒勒车基础上经过改造专门乘人的车。其与勒勒车不同之处在于车体上有用柳条子弯曲后扎成的车棚,棚子的外面用毛毡包围,形成一个既挡阳光,又挡风雨,防晒御寒的帐篷。

献哈达

蒙古族的传统礼仪习俗,哈达一般是一种白色、浅蓝色或黄色的丝织物,通常长5尺左右。在拜佛、祭祀、婚丧、拜年、拜长辈或在许多重要活动中都要敬献哈达,以象征尊敬、祝福之意。献哈达时要双手捧起,把双叠棱对着被献者。对长辈应将哈达举过头顶,鞠躬敬献;对平辈人应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晚辈人一般直接将哈达搭在对方肩上。献哈达时,对方亦可将哈达回敬,以示感谢和尊敬。

蒙古族丧葬习俗

旧时蒙古族丧葬方式以野葬和土葬为主。野葬一般存在于牧区。当人死7个时辰之后,用白布裹身,或装入白布袋,或直接放于牛马车上,运至田野弃之。这种丧葬法多源于自然崇拜的宗教思想,意为人生于大自然,死亦归于大自然。在半农半牧区或农区一般实行土葬,和汉族风俗相近,但大都以哈达盖面,而且坟墓多为塔形。一些佛教徒、王公贵族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也有实行火葬的。火葬方法是将尸身置于柴炭或羊粪砖上焚之,将骨灰置木盒中埋掉,或存放在寺庙中。

蒙古族的祭祀

蒙古族流传着许多传统的祭祀风俗。祭火也称祭火神、祭灶神,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礼活动。蒙古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因此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在腊月二十四)要举行祭火、祭灶活动,有时在秋季或婚礼上也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被认为是氏族的保护神。多用石头垒堆在山顶或丘陵的顶部,顶端插有五彩布条和经幡。祭祀多在夏秋之际举行。届时,蒙古族牧民携带哈达、奶酒、奶食品以及宰杀的牛羊聚集到敖包处。先奉献祭品。然后由喇嘛焚香点火,诵经祈祷,最后人们绕着敖包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走3圈,祈求风调雨顺,家事平安。现代祭敖包活动有的还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文体活动。

蒙古族音乐

有阿斯尔古老的宫廷器乐合奏曲,流传于原察哈尔地区。阿斯尔最早为蒙古宫廷宴乐,清朝后期开始流行于察哈尔民间,一般在祭祀敖包、祝寿、婚宴、小孩生日等活动上演奏。此外,还有马头琴、四胡演奏和好来宝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

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民间精神民俗之一。到蒙古族牧民家里作客时,在蒙古包外应勒马慢行,忌讳打狗骂狗,要等主人看好狗后再下马。出入蒙古包时,忌用脚踩门槛;忌挽袖子或把衣襟别在腰带上。更不能提着马鞭子进屋,要提前把马鞭子立着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进蒙古包后,忌坐在佛龛前面,忌在火炉上烤脚、烤鞋袜,忌跨越火炉、蹬踩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不得往火内扔赃物、吐痰,也不能用利器捅火。另外,蒙古族还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忌讳外人进产房等。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