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人的“手信”(送礼)习俗

从青2023-09-05

客家人的“手信”(送礼)习俗

客家人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在探亲访友中常拿点“手信”,因多是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大凡亲友造屋、婚嫁、生子、开张等都要馈赠礼物,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这习俗从祖宗一代代传下来,便形成了一套规矩,送礼若不按规而行,易闹出笑话,且人家会说你没教养,不懂礼数。

手信,有大有小,小“手信”,并非是贵重的礼物。主要是突出当地的传统人文价值,讲究携带方便,轻巧,具有当地特色。如山楂、龙眼、三华李、柑桔、榄角、头菜、大青菜、豆角干、香芋、花生、米豆、茶叶等等。

手信,不在于贵,而在于心,一份真诚,一份心意,代表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关心。

客家人过去走亲戚,常要用田篮(竹或藤编的篮)或“格箩”带手信。物质匮乏年代,有的拿些大米、鸡蛋、米粉、面条或糖果饼干,用“田篮”装着而去。礼大的用“格箩”挑去,里面盛满自己亲手做的粽子、糯米糍粑、煎堆、炸油角、榄子、米花、猪肉等,或提上活鸡活鸭给亲朋好友送礼。如果平日去探望亲戚朋友,也总会象征性送点“手信”: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豆类、薯类、蔬菜等,现在水果是最为常见的了。客家人向来热情大方,如果城里人回到农村,一般捎上城里特色“手信”;返城时则会收到乡人送上的一点土特产,如番薯、芋头、花生或菜干之类。

大“手信”则是大件或较贵重的礼物,如办喜事,送的礼物比平日探访的要重,并与喜事内容有联系。新屋进火送厨房用具、茶具、水桶、沙发等;结婚送床上用品、日用品、厨具等。小孩满月则送背带、被仔、童车、玩具等。

总而言之,随着场合变化送与之有关的物品。这些礼物,重在实用,关键得对方喜欢,体现礼轻情意重。过去很多人都送一面大镜屏,没什么实用价值,只有挂在厅里让人见证欣赏罢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避免送物品过滥,多数人改为以钱替代礼品,这样容易处理。

凡赠送礼品时,礼品上也要贴上红纸,并在红纸上题字。而这上面的题字,也有一定规则。封包上的题词从表达上大体可以分作两类。

一类是礼金。送小封用梳妆、开眉、妆眉、眉妆、开书、开酒、点烛、菲仪、微仪等。婚嫁用喜仪、贺仪、喜敬(通用);添箱、代花、马仪、代钗、代环、代粉(贺女家用)。迁新居用燕仪、燕贺等。贺升学用芹仪、花红、花仪。贺寿用寿仪、寿酒等。

另一类是针对特定情形的吉庆话、祝福话,这种题词今天已经不那么常见了,基本上都被省略,只简略写上名字。结婚、迁新居、升学、当兵等喜庆在封包右上角,写对受贺者的称呼,中间写“贺仪”,做满月写“铃仪”、庆寿写“寿仪”、嫁女写“代脂录”,红纸贴面写“香租”,左下角写送者姓名。做喜事通称可写“贺仪”。

值得注意的是,礼签不做成贺仪袋而是直接装在袋子的上面。封包的上面中央写“祝贺”等的文字,下面正中间写上赠送者的名字。在古时候这上面的题字都要使用毛笔,但是到了今天,已经较少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人了,毛笔题字也就逐渐被钢笔和圆珠笔所代替。

赠礼中,除了以上的一些陈规,礼金多少也有讲究。礼金的多少要根据祝贺人和被祝贺人的关系而定。礼金一般不给整数,还取谐音好意,例如128元(一易发)、168元(一路发),这类尾数用“8”谐“发”。也有的尾数用“6”,意为福禄,或六六大顺。如果是婚嫁的则给139元,谐“一生久”,这对新人来说,能一生长长久久,是多好的祝福啊!

随着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客家人的“手信”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他们无论是到省城县城,还是到外省、海外,都爱带上最具有家乡特色的“手信”,送给亲友或是生意伙伴。收受者不但可以从中了解山区的传统特色,还能更加了解悠远且极富魅力的客家文化。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