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鬼谷岭森林公园,是一个古朴而神秘的森林公园。它座于石泉县城之北。方圆65平方公里。这里既有先秦时期古文化的遗存,又有奇特幽美的旅游景点。其景观雄浑、壮美、神秘、深沉;山奇、树奇、水奇、花奇,极富于消魂勾魄的韵味,是我国西部地区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旅游区。
鬼谷岭气势磅礴,雄奇险峻。岭峰高达2000余米,顶尖上却又平坦如台。因为其岭是古代历史名人鬼谷先生生活和教学的地方,所以遗址上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踪迹可寻。鬼谷岭常年云雾缭绕。云是山岭的屋,山岭是云的家。浩浩云雾,铺海百里。在云海的涌动中,使鬼谷岭常年沉浸在虚幻的仙境里。因此,鬼谷岭又称云雾山。
据调查,鬼谷岭森林公园中有各种景点108处。这里仅选出10处自然景观独特或文化底蕴厚实的景点介绍如下,故称“鬼谷十景”。
鬼谷岭的主峰上,有一个开阔的平台,面积近约一万平方米。平台在一层绿荫掩映之中,土层深厚、油润发亮,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穷的魅力,人们把这一块地方称作鬼谷田。
据民间传说,昔日鬼谷田的庄稼可以早种晚收。它每日里收获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养鬼谷岭上庙观里道士们的吃用,还可以接济山里遭受饥荒的灾民。后来,由于有个小道童打碎了田边叫鸣的“石公鸡”后,鬼谷田里再也长不出早种晚收的粮食来了。
鬼谷田海拔高达2008米。它在田畔黄龙洞井水的滋润下,使田面上终日舒卷着绿色的云雾。它亲吻着蓝天、吞吐着云雾,显得十分神秘。后来的鬼谷田,多种蔬菜。如丝如缕的云雾,覆盖着菜地。云雾中,菜地也偶尔露出点色彩斑澜的菜花、或青绿肥大的菜叶,频频向人们炫耀着自己多姿多彩的大丰收。
鬼谷田地处鬼谷岭东侧。它凭借着美丽的民间传说和自己孕育出来的丰收成果,显得十分妩媚和奇幻。这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给高峻雄伟的鬼谷岭增添了一道扑朔迷离、绚丽耀眼的色彩。
老茅庵,是从前鬼谷先生居住过的地方。它位于鬼谷岭东侧岭台坎下,距鬼谷子庙不足100公尺。古时,这里有几间茅屋,现在茅屋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块空地,是老茅庵的遗址。
老茅庵风景秀丽。它地处海拔2000余米高的峭拔雄奇的山峰,在一大片古老而高大的杉林掩映下,终日洋溢着绿色的生机。白白的云雾,柔柔地缠绕着老茅庵,悠悠地飘浮在庵前和庵后。密密麻麻的巨大杉树,严严实实地遮盖着老茅庵,使阳光只能透进些星星点点。迷迷蒙蒙中,老茅庵显得那么幽静,那样古朴和苍翠。
老茅庵遗址侧旁,有一块巨石。巨石中间,天然生就成了一个低洼的石坑。石坑不大,只可盛4~5斤粮食。民间传说,这个石坑名叫“米粮窝”。从前,每逢夜间,米粮窝里总要自己生出些粮食来。天亮后,可以把粮食一粒不剩地全部舀起来端走,可供庙里道士食用。白天,粮食吃完了,到了晚上,米粮窝又会悄悄生出一窝粮食来。
在米粮窝的上面,还有一块巨石。巨石的顶面,天然又生成了两个并排的深深石窝。石窝深约30厘米,口面直径长约10厘米。民间传说,这两个石窝,名叫“油盐罐”。一个石窝装油,一个石窝装盐。它和米粮窝一样,晚上生油长盐,白天供人们食用。
听老人说,过去油盐罐的两个石窝中间,还有一个相连的石头提手。可惜的是,民国年间就被人打碎了。
舍身岩,地处鬼谷岭峰西侧,传说是从前鬼谷先生羽化登仙的地方。
舍身岩怪石嶙峋,壁立万仞。从上到下,全是苍黑的岩石。舍身岩上沿的岩石,裸露凌空而出;中间的岩石,又长得缩头缩脑;有的岩石还突然凹了进去,显露出绝壁里隐藏有很深的洞穴。黑色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都长着枝垭弯曲的野生杂木,有的树木非常粗大,在云雾中横生而出。从上朝下望去,深不见底,峭岩欲裂,古树阴森,让人目眩心惊。
传说从前的舍身岩上,曾有一线弯弯的石阶小路上下相通。它从上朝下,盘来绕去,直达鬼谷仙洞。那一线小径,仅容一人通过,如同一条空悬的彩带,飘舞在云雾之中。从前,那是鬼谷子曾经走过的地方。现在人们再也见不到了。
舍身岩中腰有一个石洞。听老人们讲,那个洞叫藏经洞,是从前鬼谷子和苏秦,张仪藏书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初,从镇巴县过来两个砍竹子的人,曾去过那个山洞。在山洞里,他们捡了好些刻有文字的竹简,点燃作为取暖之柴用了。
舍身岩高达千丈,深不可及,悬石幽洞,古树阴森。岩下,终日推云叠雾,迷迷茫茫,使人始终看不透下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龙王井,镶于鬼谷岭东侧。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兴安府》载:鬼谷岭“上有佛殿,佛座下有泉,云雾四时不散。下有洞,不甚高阔,而深不可测。岁旱祷雨,投石于中,即有风从洞中出,风止即雨”,即指此井。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鬼谷子曾斩断黄龙一支龙脚的传说,也指此井。
龙王井,海拔高度达2008米。平常,洞无激流。洞口前面,有一个圆形水潭(龙王井),水色透明,象一块闪闪波动的水晶石,晶莹发亮,洁净无染;它又象一面纯钢磨成的镜子,听之叮当作响,饮之清爽透凉!这口一尘不染的水井,隐藏在高山云雾之中,不断地流泻着,飘浮着,蒸腾着,滋润着鬼谷岭上的草木花卉,孕育着鬼谷岭上无数生灵!正是有了这口高山水井,才使得鬼谷岭魅力无穷,永驻春色了。
平常的龙王井,水平如镜,它不管人世沧桑,也不论晴天雨天,总是常年累月地流着,泻着。听老人们说,龙王井也有发怒的时候,从前“水打云雾山”时,龙王井喷射出的水又汹又激,水势很大很大。向天上,它冲起一根根穿云破雾的大水柱;向山下,它泄出一块块洁白宽厚的大水帘。每根水柱,每幅水帘,激流而下,连根拔走了千年古树,冲走了林中的虎豹和牛羊,还迫使着山下的人们背井离乡,远走它方。
现在的龙王井,周围茂林修竹,繁花蔓草;一泓清池,被掩入一片浓荫之中,成了人间少有的清凉世界。
按说,只有在有水的地方才会有桥,可云雾天桥下没有水;按说,凡是桥都是人为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修造出来的,可云雾天桥却是大自然塑造出来的;按说,桥有木、石、铁桥诸种,可云雾天桥不是铁,不是石头,也不是用木头搭成的,而是由泥土天然堆砌生就而成的。
云雾天桥座落在鬼谷岭南麓一条山脊上,地处三天门到四天门之间。称它为天桥,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度达2000米,很高,常在天际的白云中飘浮。称它为云雾天桥,是因为这一条平而且直的山脊,仅容一人通过,山脊两旁是很陡很陡的泥土坡,长满了灌林。由于鬼谷岭多云雾,两旁深谷中经常云来雾绕,云烟迷漫。这时候,若立在山脊上,眼观两旁云烟,只见云烟滚滚,白浪滔滔之状,顿时就会让人产生身处天桥,飘飘欲仙的感觉。
高而且直的山脊就是天桥。它有如天上的长虹,穿过浩淼的烟云,径直向着北方,与鬼谷岭相连。云雾天桥,犹如山脊上一截儿闪亮耀眼的彩带,飞舞在半空之上。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