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中河乡上沙锅村、上马厂和斗简村一带的彝族,至今仍保留着祖辈遗留下来的婚俗习惯。
姑娘心灵手巧,不用画样就能在麻布上随心所欲地刺绣出多种多样的精美秀丽的花纹图案,或飞鸟走兽,或四季花卉,或生肖属相,造型夸张而简朴。新娘结婚时穿的婚衣是在婚前一个月内由自己和其母亲、姐妹连夜缝制刺绣而成,以表达家人对她的关爱。这套衣服不能借给他人穿,不能变卖,一生当中只在结婚时穿一天便珍藏起来。死后这套婚服便是殓装。新娘戴的姑娘帽也是特制的,帽沿上刺绣的宽飘带解开后直拖齐腿部,结婚的当晚新娘要将帽上的飘带整齐地捆在帽沿上收藏起来,待长辈去世时这项婚帽便是孝帽。结婚时,新娘进新郎家的第一件事是把一条麻布裤子随手递给送亲的姑娘。送亲姑娘将裤子放在新郎家门坎上,用手紧紧拉着,新郎请来抢裤子的小伙子立即上前争夺。如果是男方枪得裤子,新郎新娘马上拜堂;如果女方抢得,男方得用烟酒和好话去赎,赎回的这条裤子由新郎绑在腰间才拜堂。
结婚的当晚和第二天晚上,新娘由送亲的人陪睡,第三天新娘和送亲人一起回娘家。隔三、五天后新郎选一个日子去接新娘。新娘由新郎接回时,老婆婆要拿一捆麻给新娘背进洞房。新娘成家后的头一桩事,就是用这捆麻,纺织漂亮厚实的麻布。
从他们的婚俗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亲情、对婚姻的重视,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在婚姻操办中,罗平县斗简村的彝族有着非常奇特的方式。娶亲嫁女的人家,由主人家自己负责碗筷,操办伙食,而被请的客人,要在家中把饭蒸好,菜做熟,背着甑子、端着菜去做客,到主人家后,把菜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盆内,由帮忙的人重新用碗盛好,端上桌面,然后围桌而吃。客人可盛自己带去的饭,也可随便盛别家的,如果是远客,就只带酒肉,不需带饭。
罗平县斗简村的彝族,谁家死了老人,就由村里自发选出三至五人负责操办伙食。被推选出的负责人,要按全村人口集中在死者家吃三顿饭规划出应开支的总数,然后按全村人口逐家分摊钱粮,死者家也不例外。外地亲友的吃住由村上统一安排。伙食除老烧酒放量喝外,茶饭只比平时稍好一点。吃的如果不够,再按人头平均摊了凑来。事后剩余的饭菜和钱粮,又按人口分给各家带回。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