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最爱花花草草。在现实生活中,花草不仅是美化生活和点缀环境的有生命的画,而且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健身、治疗疾病的良药。每年的三、四月份,苍山上消融的雪水将整列大山浸润得像翡翠一般,这时,满山遍野的白杜鹃花便应时而放,白族人们背上背箩,唱着浓浓的西山白族调,到山上采撷来那雪白的白杜鹃花,回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白族花食。
传说,旧历五月初五,是白族花神娜枝的生日。是日,家家户户倾巢出动,载歌载舞,游山游村采摘百花百草制药。此外,白族人还要制作以花卉为主料的花食共餐,祭祀花神。后人把这天称作花食节。白族花食的传统食物有:
花馅包子:鲜崖桂花、金雀花漂洗净与蜂蜜拌和为馅;或白杜鹃花洗净用沸水稍煮后挤尽水汁,与肉泥、食盐、酱油拌和为馅。用现收打的小麦磨的面粉做包皮包馅,上笼猛火蒸熟,即成或甜或咸,香鲜可口的花馅包子。常食有明目、健胃、补脑和美容之功。花馒头:把快要成熟而又含浆的大麦粒和青蚕豆瓣在沸水锅中稍煮,捞出晾干水份,与在沸水中焯过后又再用清水漂挤尽水汁的白杜鹃花、蕨菜花、香菇花混合舂细,揉成窝窝头,上笼蒸熟,即成清香微甘、治疗胃病、心绞痛和抗癌的药食。
花粥:青包谷粒磨成浆,兑以适量金银花、桑花和大枣、核桃仁、火腿丁及少许食盐共熬,即成味鲜香而甘的花粥。食之能解热消暑、养心补脑、美容益寿。
花粉饮料:是一种用无毒花粉与甜米酒、茶水、生姜、核桃仁茸、山楂果汁、腌橄榄汁和蜂蜜共同配制而成的饮料。把甜米酒、生姜茸、核桃仁茸装在配饮的竹筒中,冲进滚沸去渣的茶水,用小棒搅拌均匀后,依序兑进山楂果、橄榄汁、蜂蜜和花粉,再经搅拌,即成鲜香甘爽的饮料。喝后生津止渴,去乏消暑、解热清心、提神补气,常饮有美容益寿之功效。
据说,白族花食令人大饱口福。首先,白族的食用鲜花是长在苍山海拔2500米以上的白杜鹃花。杜鹃花有白杜鹃花和红杜鹃花之分,红杜鹃花有毒不能吃,但花朵鲜艳无比,可供观赏;而那白色的杜鹃花素雅大方,鲜嫩清爽,是上好的鲜花食品。
另一道白族花食,据说要到金沙江边才能吃到,那花叫攀枝花。炎夏时节,火红的攀枝花开得正是火红,爬上攀枝花树取摘攀枝花,然后将攀枝花晾干。到了冬天,取些攀枝花浸泡在水中,再找出一只腊猪蹄子,用栗炭火上慢慢炖来。这时整个院子都充满了扑鼻的香气,然后就将洗得一干二净的攀枝花放进去,在那乳白的猪蹄子汁液里,放进红艳的攀枝花,令人馋涎欲滴。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