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俗谚说解(10)

冰冰郎2024-04-06

走马灯

语意:指小孩东奔西走,没有片刻停留。

农业社会时代,以今天赣南石城县为代表的客家灯彩,是客家人新年期间的主要娱乐方式。寓花灯与地方曲艺于一体的客家灯彩,是客家民间艺术的瑰宝。其最普遍者有茶蓝灯、竹马灯、船灯、车灯、鲤鱼灯以及龙灯。

竹马灯巡回乡村之间的表演俗称“走马灯”、“”跑竹马、“竹马舞”等。马灯道具用竹蔑扎成马形,分马头、马尾前后两截,蒙以细纱布或薄纸,再彩绘成马的形状,系在表演者的腰身前后。马腹下用布围住,以遮住表演者的腿脚。马身内点燃灯火,有些地方还在马颈上系铃,跑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响。马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游行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一群人系着竹马,左手抓着马头绳,右手持马鞭,双腿仿马步,合着打击乐音响,作骑马状行走。一类作为一种歌舞形式在广场、围屋、祠堂等表演,形成“马灯会”。后者主要有宁都的《竹马灯》、长汀的《踩马舞》、安远的《马灯》、兴宁的《马灯舞》、五华的《竹马舞》等。

竹马灯的表演者多由乡村各家的男女青少年担当,表演者打扮成戏剧将士、书生、小姐模样,或汉装、或时装,如今多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但头饰仍戴上古装冠、帽,女性则梳古代女子头髻。竹马灯的表演用锣鼓、吹打、弦乐伴奏,行进以锣鼓节奏掌握行进速度、花样队形,圈场表演则唱汉剧、潮剧片断、折子,也有唱流行山歌、民歌、小调和当代通俗歌曲等。

五华“竹马舞”大多化妆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五行当一一齐全。正衣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竹马舞表演道具除竹马外,还有舆车、幌伞、鲤鱼灯、鸡灯等。音乐曲谱为热烈奔放的民间小调,配以元宵观灯为主要内容的歌词。如“正月里来是新年,弦箫鼓乐闹连连,普天欢庆元宵节,家家结彩又张灯”(新年调);“龙灯凤灯高三层,层层镶有七盏灯,金龙金狮玉麒麟,百鸟朝凤舞翩跹”(观灯调)。演出场面宏大,角色众多,诙谐风趣。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竹马郎穿袍骑竹马,竹马娘摇扇坐舆车,丑婆手执罗帕张口笑,丑公弯腰手推车,侍女打幌伞,俏妹头顶六畜灯,俊男吹,全体演员载歌载舞,表演中不断变换队形,精彩场面令人过目难忘。

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马灯队每天走家串户,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表演。一来上门赐福,二来喜庆新年。马灯队一会儿张家,一会儿李家,一会儿又是王家,穿梭来穿梭去,真正的马不停蹄。故而,马灯表演便称之为“走马灯”了。

至于天真烂漫、生性好玩的孩童,则多半难以在自己家里呆得住。一伙同伴到处玩耍,追追打打,甚至胡闹,大人们自然消停不了,于是便责骂自家的孩童:“成日走马灯咁,清早到夜都飞马打石,神仙都受唔了你!”

食官饭,打官腔

语意:比喻为人处事随机应变。也指装腔作势。

“官饭”者,客家人谓之“公家饭”,即所谓的皇粮。当下,“官饭”主要是指“公款吃喝”。“食官饭,打官腔”,当上官差的人,很快便一个一个说话官僚,拿腔拿调。

登山话山高,下海说海深,入得官场则打官腔,开家饭店则编菜谱,三句话不离本行,人之常情也。为人处事,随机应变,而最忌讳死板、固执。然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溜须拍马,曲意奉承,则十分令人恶心。常见某些所谓领导、干部习惯了天天打官腔,有朝一日退休了,忽然不便再打官腔了,心里便七上八下地直难受,就像天天坐轿子的人忽然要用双脚来走远路一样。

打官腔的显要特征便是“这个”、“那个”、“嗯”、“同意”地强调自己的官位,然后是动不动就搬文件,显摆自己的学识、记忆力,却往往给人老套的印象。比如分管经济的,无论哪种场合都讲市场、讲经营,负责教育的则无论哪种地方都讲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所引用的文件就那么几种,所引用的格言就那么几条,甚至所举的例子就那么几个。

爱打官腔者缺乏责任心,凡事推诿了事。经常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地挂在嘴上,实质一事无成。当然,官场上人人故作高深、玩弄权术更是一个赛一个。酒席上胡说八道,甚至现场呕吐,可以说成是纵情豪放;成天寻花问柳可以说成是风流潇洒;写字鬼画桃符可以说成是有个性。简直是一派荒唐!满以为如此这般地装腔作势,平头百姓们便要把他们奉若神明,其实在民众眼里,不为民做主、不为民办事的官,那是连一粒芝麻、一个番薯都还不如。

打屁安狗心

语意:比喻无实质利益的安抚。意愿无法实现,却轻易许诺给了他人。

一条饥饿的狗见主人回到家来,心里无比的欢畅,于是咿咿哦哦,摇尾,晃脑,期待主人赏给它一碗饭、一根骨头,又或一些残羹冷炙。然而忙碌的主人并没有领受到狗的乞怜,顾自地忙于家务。直到主人吃完饭,洗完澡,得闲坐在沙发上,被冷落的狗才重又摇着尾巴,蹲坐在主人面前。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有任何动静,于是失望、无奈、悲哀、伤心之类的表情写满狗的脸上。就在狗将要放弃所有幻想时,却听得主人一声闷屁,又带来无限希望,于是心甘情愿地继续着无休止的美好等待……

这情景便是所谓的“打屁安狗心”了。狗是因此得到了安慰,却仍必须忍受着饥饿。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者,为吏者,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曾经这样豪言壮语过。可是贪念一起,便认钱不认理,认财不认亲,更不用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了。信誓旦旦做清官,鬼鬼祟祟行腐败,不正是一种“打屁安狗心”吗?

如今,各地政府竞相搞所谓的八大、九大、十大“民心工程”,表面上修桥修路盖学校为的是咱老百姓,到头来却几乎全都虎头蛇尾,即便勉强竣工了,也多是豆腐渣工程,让民众有所抚慰的心终究大失所望。如此“打屁安狗心”的惠民举措不要也罢。

客家人历来重信誉,守信用,所谓“人要面,树要皮”,从不轻易许下诺言,一旦许诺则倾力而为,决不“车大炮”(吹牛)了事,自己毁了自己的名誉,自己撕破自己的脸皮。

实实在在,敢夸下海口,就敢乘风破浪,兑现诺言。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