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时代,原始人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到认识生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们就懂得利用树叶和兽皮遮盖和保护自已的生殖器。黎族地区毛道乡出土男生殖器“石祖”图腾崇拜物、保亭县三道地区黎族崇拜女性乳房的基石,印证了黎族自古以来对生育的强烈愿望,并且通过长期历史实践,形成了本民族的生育习俗。
1、观念
黎族家庭对生育观念非常重视,把生男育女视为家里、寨里、族里的喜事。说是“多子多福”,父母年老了有人侍候。生男子继承家业,是传宗接代的龙子;育女子多福星,家外、寨外有亲戚,百里路程能歇脚。
生育歌谣:
竹老笋长竹成丛,生男育女家丁添;
男得当家女传世,养子防老父母闲。
椰子树高顶风台,子孙满堂家不衰;
不愁兴家人丁少,传宗接代有人才。
2、怀孕
妇女怀孕,俗语“女子打包”,黎语“翁蒂”,黎族民间视为喜事临门。怀孕期间,丈夫要悉心护理,不得打骂妻子。外人不得辱骂孕妇,或说些不吉利的话,会导致孕妇流产。合亩制地区黎族,在妻子怀孕期间,丈夫不得安装刀、锄柄和犁耙等,否则会导致妻子难产。黎族民间普遍禁忌孕妇吃蛇肉和猴子肉,孕妇不得跨越动物尸体,否则会怀怪胎或死胎。怀孕期间,孕妇以饭饱酒足保胎,把敬酒对歌,视为分散孕妇的思想负担。平时,孕妇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生产劳动,并织绣婴儿的衣裳和筹备分娩期的物品。
3、分娩
黎族妇女生小孩,在家门口挂树叶,禁忌外人内进。产妇在房内以躺产或坐产。由村里有经验的妇女助产,母亲护理。孩子生下后,用红线绑婴儿的肚脐。胎盘用树叶包裹吊在树上或放到河里流走,有的地区把胎盘埋在地下,不让猪狗吃。东方市美孚方言产妇,用陶盆盛胎盘,放置在家的高处,孩子周岁时才处理。助产妇用山艾叶和棉布块清理婴儿的羊水及产后污血。如果出现难产,当地习俗认为凶魂缠身。其丈夫要办两件事:第一要把家里的刀脱柄,犁头脱架,拔掉篱笆,方能使妻子容易生下小孩。第二要请“道公”祭鬼求神,保佑产妇平安生下小孩。如果发生难产小孩死亡,由丈夫组织兄弟送葬。产妇因难产而死,视为“死不干净”,由男家和女家的老人处理后事。此后,死者的丈夫不易再娶,说是家庭有“凶魂”,要杀牲祭鬼神,打鼓敲锣驱邪招善,女人才愿意嫁进家门。
4、产期
产妇分娩3天内闭门不出,按婴儿的性别,在房门口挂“插星”,男婴挂红藤叶,女婴插露蔸叶。两种叶子均有刺,为驱邪物。家里由“奥雅”在祭祖灵魂位上放着一碗米和一碗酒(意为米是婴儿的粮食魂,酒是祭祖品),向祖宗报告新生命的降临,祈求保佑平安。
产期一个月或一百天,产妇“坐月子”,各地有所不同。合亩制地区产妇,设专炊,吃干饭或吃黄姜水煮的米饭,菜肴以田基草、雷公根为主。每天要喝牛牯大力、千层血藤的草药汤补身。禁忌吃鱼、肉、蛋和瓜类,认为产妇吃腥味食物和凉素瓜菜,会“寒身”,来日易患妇科疾病。
琼中县和沿海地区黎族产妇,吃鲜鱼、鲜肉和咸蛋等。产妇不坐男人坐的凳子,不满产期夫妻不得同床。坐月满期,要杀鸡炒艾叶给产妇进食,煮龙眼树叶水给产妇洗身。
洁身后,方能近男人身和外出。婴儿期以食母乳汁为主,以宽布巾于右腰部套带小孩,外出劳动时用套袋挂小孩在树下。
5、节育
黎族民间流传着控制生育的药物,配方有植物和动物两类。妇女怀孕后,由于受到生育环境和抚养孩子的条件所局限时,可利用民间坠胎草药,通常在怀孕期60天至120天内实施。民间中,因家庭孩子多或身体欠佳的妇女,实施草药绝育。如单方的“鸡骨香”草药,每次月事后煮汤服,连服三剂可以绝育。
因生育过密,需要避孕,有一种会飞的小动物,俗称“红霞”(深山里的红色蝙蝠)。妇女吃了“红霞”肉可以绝育。把“红霞”肉晒干,装进小红包挂在女子的腰身上,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
但是,懂节育药物的人,是严守配方秘密的。认为把药方公开外传不吉利,死后“遭受”阴间的惩罚。
孩子,黎语叫“蒂力”或“织力”。黎族孩子两次取名。出生满月时取名,俗称“乳名”。取名时,婴儿父母亲和家里长辈共议孩子的奶名。通常根据孩子出生的特征和出生日子,以及孩子出生期间家里或村里发生具有象征性的事件取名。如孩子出生时是红头发的,称“红发”;孩子在鸡日出生的,称“鸡子”;家里首次买电视又碰小孩出生的,取名“电视”。取名要由家族里的“奥雅”举行仪式,杀公鸡祭祖,向祖宗报告婴儿的奶名,方能向众人公布。参加给小孩取名的妇女,把小孩安放在摇篮里。在年老的妇女(俗称“娘母”)带领众妇女给小孩唱摇篮歌谣和跳平安舞蹈。
黎族摇篮歌(意译):
睡吧好宝宝,睡好妈去田;
睡好爸去园,采回许多果;
采回宝宝吃,采回宝宝玩。
睡吧小宝宝,家里有小猫;
家里有小狗,妈妈捉鱼虾;
爸爸打山鸟,回来喂宝宝。
满周岁时,要在孩子生日的那一天命名,通常以直系亲属辈序名次取其名。名的派别只一个字,而且要同长辈的名形成韵律。如祖父名“族”,父亲名“秀”,儿子名“状”等,形成名称音调为“族、秀、状……”,以此排列下去。为了区别性别,在名的前面冠上“老”或“荷”。如男子的名,称“老×”或“亚×”;女子的名,称“荷×”或“阿×”。孩子命名要举行仪式,宰鸡杀猪祭先祖,宴请亲属朋友恭贺孩子命名。在家里给孩子设专席位,席上摆放一碗干饭,一个鸡腿、一把尖刀、一块银元或纸币等物品。在“奥雅”主持下,孩子的父母亲带孩子向祖先灵位跪拜,并报告新成员的命名。“奥雅”给命名的孩子戴上串着铜钱的项圈,手脚上系着蓝红青三色的“平安线”。
然后,父母亲带小孩到专设的席位就座,当众呼喊孩子的名字,并叫孩子自己拿席上的某种物品,父母和众亲观看孩子首先拿的是什么。如拿饭碗,意为孩子将来有吃且长寿;拿尖刀,就是未来的英雄;拿银元,是发财;拿鸡腿是走四方的人物……。此时,光临命名的亲戚朋友,先后向小孩的专席上放“红包”或礼物,表示祝贺。
现在黎族姓名有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如王×、林××。这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仿效汉人的名字称谓。但在家里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小名。
黎族思想观念,认为女子生男育女是先祖的安排,过去把坠胎和虐杀婴儿的行为,视为“茂赖”(即天地不容许的行为)。因此,婚外生的孩子,受到保护。
婚外生育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已婚配的女子,因夫妻感情不和,或夫少妻大,女方长期居住在娘家私通怀孕。按俗规女子出嫁私通怀孕,不允许在娘家分娩,需到夫家分娩。而夫家和民间则视为正常的事情,生下来的婴儿,是夫家的成员,孩子的命名和抚养都由夫家负责办理。
第二种,由于民间男女青年多自由择偶,男女青年社交玩“隆闺”的婚恋方式。未婚男女在爱河中发生关系,而在“隆闺”私生孩子,也受到舅家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母亲出嫁时,男家也许诺,抚养非婚生的子女,并确立正式的父子关系,列入养父的直亲血缘,享受其平等权益,在社会上不受歧视。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