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饰
凉帽用细薄竹篾织成圆平面,中间留孔,戴在头上露出发鬓,用毛锸使帽稳定。帽缘用几块小幅布缝挂,多用疏纱罗布,以便通风。乡俗统称"凉帽"或"凉笠"。
《石窟一徽.礼俗》卷四说:蕉岭妇女"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日,名曰'凉笠'"。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引用《丰顺县志》说,丰顺、大埔等地"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皆用竹制。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
据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园圃,为使爱妾不受风吹日晒,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清人胡曦在《兴宁竹枝杂咏》的自注中说"在惠阳,见妇女多戴凉帽。劈竹丝,织圆帽,四垂葛布为檐,则谓坡老始造,曰苏公笠云。邑村妇亦戴凉帽,但无苏公之名。"所谓东坡帽的来历,梅州各地却没有这个说法。凉笠除用竹篾制成的外,还有以麦秆或漂白的棕叶精心编织而成的。其形状为圆形、平面、元顶,内径50厘米左右,中间直径10厘米左右留空,形像斗笠圈,内外围都用色布或花布镶边。
凉帽的帽檐(外圈)周边都缀有布(纱)帘,相传最初为黑色,以后改为蓝色,后来又增加了花色。各地制作有所不同。粤东、闽西,多缀以薄薄的色布,有的地方只"四围裹蓝布",有的地方用7条、9条或10条红绿色布,红绿相间,有的地方用红、黄、绿3种色布交错围起来,或用各种漂亮的花布缝制。未婚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人们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尚未有婆家的。
东江客家妇女的凉帽,则用一整条布折叠缀成布帘,多为黑色,也有蓝色、灰色。布帘的长度,以齐眼为限。由于这种凉笠特别能遮阳光,垂布随着身体的摆动飘舞摇摆,招来悠悠微风,凉爽宜人,所以客家人都习惯称它为"凉帽"。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