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中国也有一群“吉卜赛人”。出甘肃省永登县城向西南而行5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薛家湾的村子。这个村子的村民非常独特,他们个个能掐会算,神秘莫测,传言薛家湾人就是一群古代流落中国的吉卜赛人后裔。
在一片荒凉的景象中敞开着,山中两条巨大的沙沟将其夹围。东面的沙沟将村庄分隔成上、下两庄,柳、刘、高、何、郝、郭六姓人家聚居于此。村里现有160多户人家,600多口人。历史上这个村子的人虽然有定居地,但几乎不种地,也不从事狩猎和放牧,长年成群结队在外流浪,以占卜算卦和祛病禳灾为生。当地人称男人为“蛮子”、女人为“蛮婆子”。
薛家湾人外出时都成群结队,拖儿带女。他们把本群体的人称为“羊盼”,称本群体以外的人为“伙家”。薛家湾人每隔三年必须远游,据他们说,至少三年要出一次门,不然家中便会有灾难,会“天火烧身”。
解放前,薛家湾其实相当于一个暂时居住的营地。人们只是在春节来临的时候,陆续从各地赶来,过完一个团聚的新年。当周围其他村庄的农民开始去地里播种的时候,他们却套起毛驴车,带着看家狗,拉着老婆孩子锅碗瓢盆去云游四方算命。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百年。只是在解放后,他们才定居下来,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固定生活。曾经,算命这种古老的生存方式也被当作封建迷信而清除。但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薛家湾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人们相继走出村庄,过起了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漂泊四海的生活。女人和男人一起出动,甚至有的家庭,男人留在家里种地,女人则行走江湖。主业和副业一道,成为支撑家庭的两个几乎并重的经济支柱。
自古以来,薛家湾人无论男女,皆会算命。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算命之术,父传子,婆传媳。薛家湾人还从不与外人通婚,村里人大多是亲套亲,亲连亲。不过解放后,与外村通婚的薛家湾人越来越多。为防算命手艺外传,这条不成文的规矩,被遵守得更加严格。
薛家湾人算命是男女分工,各行其道。男人占卜算卦,女人专看手相。占卜主要技术有:课中(批八字)、交合昭盘(相面)、交合托罩(看手相)、鸟占、解梦、神机救等。特别令人不解的是男人还擅长禳灾解术(解灾,又称镇法),分为桃花镇和聚星镇两种。薛家湾的女人都能说会道,异常聪灵,看手相也十分灵准,甚至有的女人的长相也和吉卜赛人十分相似。
据薛家湾人刘世贤介绍,薛家湾过去有个叫“高蛮子”的算命先生,其名声之大在西北地区无人不晓。解放前,“高蛮子”常被兰州的军政要人请去算卦禳灾。据说,西北八战区黄司令无子,请“高蛮子”禳了一下,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黄司令因此感激涕零,视“高蛮子”为大恩人,并认作干亲。还有传说称,薛家湾人曾给到此微服私访的雍正皇帝算过命。
在薛家湾还有一些奇特现象,男人长于育婴和饮烹之道。茅厕一律都在院外,有统一格式,很整洁卫生。凡是外来客只要一进村方位就分辨不清,都弄错了东南西北的方向。令人不解的是只要你一走出村子,立刻就能分出东南西北。所有的外来人之所以都会犯辨不清方向的错误,是因为据说这薛家湾村落的建筑结构和整体布局,是根据诸葛亮的八阵图排列设计的。
在西北高原上的村镇,薛家湾人身着普通,也不摆摊设点,除非他们向路人或住户询问是否需要算命,否则没有人能够看出他们是算命人。但在解放前,他们颇为奇特的服饰,可以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
那时候,薛家湾的女人自结婚的那一天起,就要将头发高高梳起,俗称“高头”,再裹上宽一尺、长六尺左右的黑色头帕。冬季则戴“遮耳子”,一种前有帽檐,两边可以遮住耳朵但头顶部却是挖空的帽子。薛家湾男子的服装解放前多为长袍大褂。女子服装较为别致,一般是长及膝盖的大襟褂,领口及衣襟滚有花边,袖口压二至三道花边;裤子肥大,裤脚扎类似裹腿、压有花边的布带。最为奇特的,要算薛家湾女人穿的“尖尖鞋”,其鞋瘦而长,整个鞋帮绣满了云状花纹,鞋尖逐渐上翘,连中老年妇女,鞋子的颜色都极为鲜艳。
以前,有人说薛家湾的女人是“天足”,其实并非如此,但她们裹脚的方式确与外人不同,外人是将脚裹小,而她们则是仅仅将脚裹窄,便于长途跋涉。另外,解放前薛家湾人佩戴戒指的方法很是奇特,几乎每个手指上都要戴,耳环也很奇特,一个耳环下拖着许多银穗。
刘世贤今年77岁,被当地人认为是有文化的人。他坚信薛家湾人就是吉卜赛人后裔。为了自圆其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祖先的传说。
传说在明朝时,大批波斯人进入中国,一群吉卜赛人接踵而至。他们最先生活在中国南方,后在清朝中叶迁到大西北定居。500多人在头人的带领下,居住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由于他们偷窃成性,遭到官府追杀,后来神秘失踪。但这群人并没有被官府赶尽杀绝,而是分别逃往各地,隐姓埋名。高家在青海,刘家在甘肃榆中,也有人居住在甘肃渭源。许多年后,风声渐息,柳家最先流落至薛家湾,其他家族相互打听,也逐渐来到这里,以薛家湾为营。
有趣的是,薛家湾人的长相与吉卜赛人也颇有几分相似。天津史学家杨志政支持关于薛家湾人是吉卜赛人后裔的猜测,他考证说,元明时,蒙古帝国占领了印度北部,使生活在当地的吉卜赛人向中国西北部流徙,在《元史》中就有“罗嘿(即吉卜赛人)等扰民,宜依例决遣置屯田所”的记载。《明史》中也有“明泰州(今天水县)有罗嘿户,汉人不与通婚,自相嫁娶”的记载。这都说明,当时的西北地区有吉卜赛人生活的踪迹。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薛家湾人并非吉卜赛人的后裔,而是苗族后裔。有学者考证指出,薛家湾人的祖先是被舜帝流放到敦煌三危时遗留下来的“苗蛮”。还有学者认为,认为薛家湾人的祖先可能是来自湘鄂一带的移民,身份是西征、戍边的兵士。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